擴張的四個定律
作者:喬美倫 來源:期刊 - 2017靈糧季刊第一季 - 2018-08-24出版 類別:信仰真理
刊登日期/ 2017.08.24
「他用比喻對他們講許多道理,說:『有一個撒種的出去撒種;撒的時候,有落在路旁的,飛鳥來吃盡了;有落在土淺石頭地上的,土既不深,發苗最快,日頭出來一曬,因為沒有根,就枯乾了;有落在荊棘裏的,荊棘長起來,把它擠住了;又有落在好土裏的,就結實,有一百倍的,有六十倍的,有三十倍的。』」(太十三3~8)
許多人都渴望擴張,但許多人所著眼的是擴張的表象,而非擴張的本質。聖經中撒種的比喻,清楚的告訴我們,擴張有其一定的定律。
樂於學習是擴張的開始
耶穌這個比喻是針對天國的擴張性而說。天國本身就如同種子具有生命力,具有擴張性,但是為什麼對某些人而言,卻無法透過他們的生命展現出來呢?首先,我們發現,接受種子或不接受種子成了關鍵。比喻中種子象徵天國的真理,土壤的特質代表對真理的接受度。「落在路旁」是指封閉的生命,一個封閉的生命,必然枯乾虛空,唯有敞開的生命會帶來豐盛的結果。在新的一年,求主打開我們的生命,成為樂於學習的生命,而且不是皮毛膚淺,而是深度學習。
迎向挑戰是擴張的突破
種子成長過程中,既要向下扎根,又要向上發芽,「撒在石頭地上的,就是人聽了道,當下歡喜領受,只因心裏沒有根,不過是暫時的,及至為道遭了患難,或是受了逼迫,立刻就跌倒了。」這指的是遇見挑戰時是否因著退縮與懼怕,而無法為此付上代價。求主加添我們勇敢與面對挑戰的決心,靠著主所賜給我們的生命力,勇於突破。
專注價值是擴張的堅持
種子終於突破了土壤,向下扎根,向上發芽,接著就是要面對環境的擠壓。「撒在荊棘裏的,就是人聽了道,後來有世上的思慮、錢財的迷惑把道擠住了,不能結實。」是指面對各種價值的取捨,我們不免眼花撩亂。一旦以次要價值取代主要價值,就可能功虧一簣。求主幫助我們能持守優先次序,不致被世界混亂了我們的價值系統,而能堅持走在正確的道路上。
持守本質是擴張的元素
前面說過,天國如同種子,本身就具有生命力與擴張性,只要種子的本質不變,就一定會成長。「後來結實,有一百倍的,有六十倍的,有三十倍的。」求主讓我們掌握事情的本質,並能突破困境,堅守價值,就能經歷真實的擴張。
(作者為國度領袖學院及靈糧教牧宣教神學院副院長)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