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為了解決問題

文◎喬美倫

刊登日期/ 2018.02.04

「所以,凡聽見我這話就去行的,好比一個聰明人,把房子蓋在磐石上;雨淋,水沖,風吹,撞著那房子,房子總不倒塌,因為根基立在磐石上。凡聽見我這話不去行的,好比一個無知的人,把房子蓋在沙土上;雨淋,水沖,風吹,撞著那房子,房子就倒塌了,並且倒塌得很大。」(太七24~27)

近年來,國際上最夯的學校,是一所沒有學位,但錄取率僅有1.1%的學校——School 42。這是一所訓練軟體工程師的學校,它位在法國,每年有7~8萬人申請,他們必須經過競爭激烈的線上測試,每天都要完成某項新任務,最後只有900人會被錄取。入學之後,沒有老師,沒有教科書,只有專案任務,學生要以自學的方式,完成這些專案,才能進級。這所學校的創辦人Xavier Niel認為「學生應該要訓練批判性思考與問題解決的能力。」

多年來,台灣教育的學用落差日益嚴重,畢業生找不到工作,企業找不到可用之材,許多學校也開始思想如何在學期間即幫助學生能學用合一。

法利賽人與八股

耶穌時代即指責法利賽人的教學,是「能說不能行」的教導,也是一種「把難擔的重擔捆起來,擱在人的肩上」(太廿三3~4)的教導,讓學的人震懾於知識的繁複,只忙於在知識系統中堆疊,卻失去真理的精意。這有一點對應中國古代出仕制度的八股文,有異曲同工之妙。古代考生應考一定要以八股文來應對,最後只求背誦模仿,結果為官者食古不化,不通時務。

耶穌與創新

耶穌的教學卻讓法利賽人跌破眼鏡,祂的每一項教導,都直指問題核心,並指出解決之道。祂不但教法新穎、價值觀顛覆,對社會的衝擊力道,也足以震動當世代。

教育是為了解決問題

進入廿一世紀,知識爆炸,資訊流通,純知識的學習早已不是主流,無論在教會內,或在職場中,我們都要面對「教育是為了解決問題」這個課題。Problem solving 是所有教育機制的目標,那麼找出問題,設定目標,收集資料,整合資源,跨界領導,將會是下一個世代重要的學習里程碑。

相關文章

2025.02.18
《倍速推進的大能——禁食》書摘:給我一個禁食的好理由(不如給六個?)
禁食還有許多其他目的。我之所以選擇這六點,是因為它們將帶領我們學習聖經中的一些例子,這些例子多年來為我的禁食帶來 了目的。所以請拿出你的聖經,準備好刻意來尋求禁食吧。為了幫助您發現禁食的目的,我在此提出幾個有助於更深探究的問題:
2025.02.10
拿細耳人集訓最終日:興起佈道家,讓復興的火延燒全台
最後一天上午,拿細耳人集訓的主題是「向前行」,在本週的裝備、挑旺、禁食與聖靈充滿之後,我們要怎麼持續回應神?台北靈糧堂主任牧師周巽正首先分享,在近尾聲時,我們不用急著想接下來要辦多大的佈道會,回到校園、職場,只要跟著聖靈去轉向那些你有感動的人,「我相信神要帶出一波復興,興起傳福音的佈道家!」 如同David牧師對著拿細耳人集訓學員宣告:這是英雄的世代(HERO Generation),近期當周巽正為此禱告時,神也特別顯明本次同為主辦單位的台南活水基督教會陳培恩牧師,身上有一個特別的恩膏,「我相信神要使用他,帶領一群佈道家,在接下來一系列的烽火行動吹響號角!」眾牧者一起上台,為陳培恩牧師夫婦祝福,宣告年輕世代的佈道家,要更多被興起。
2024.12.30
2025年異象聖靈澆灌·應許實現-主任牧師專訪
走過2024年,在「置身榮耀·愛中合一」的異象、靈糧70的對焦中,神給台北靈糧堂2025年的異象是「聖靈澆灌·應許實現」,以及核心經文路四:18~19。迎向2025年,我們該如何回應神的心意?創意處專訪台北靈糧堂主任牧師周巽正,跟我們談談他眼中的「聖靈澆灌·應許實現」: 靈糧70中,許多人都領受,聖靈要大大澆灌在教會。「我們要在這個恩膏裡面傳揚福音,使神的國度榮耀彰顯。」周巽正相信,「我們要看見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