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跟我想得不一樣

文◎林姊妹

刊登日期/ 2018.02.04

「理財,其實就是理生活」。課堂上,我驚艷著敏莉老師對理財的解讀,也開始反省自己一直將「理財」置身事外,是不是對人生太不負責任?感謝主,順利報上2017年的理財課程,原來,理財不是一個專業領域,而是影響一生的知能,只要我們認真實踐所學。

 

自我介紹

還記得,第一堂課自我介紹時,我不停說自己是張白紙。對於理財是一竅不通,反正賺得不多,對自己的要求就是「至少不是個月光族」,報名的原因,不過是「好像該上個理財課」。現在想起來,除了感嘆自己的幸運,更驚覺現今有多少青年對自己的財務管理像我一樣得過且過,甚至推給不景氣的大環境!但其實,我們忽視的不是這個社會,而是自己的夢想,自己的人生。

然而聖經的教導不是這樣,神應許我們的是豐盛有餘。七堂課中,老師用聖經的觀點作起頭,帶學員認清楚管家的本分(認識神眼中的我們),再領大家按照自己的價值觀,排列出財物花用的先後次序(認識自己),才兩堂課眾人就不停大嘆「原來如此」,我也不敢再說「理財跟我沒關係」。

 

原生家庭

過程中,神給了我一份特別的禮物──認識並走出來自原生家庭不善理財的自卑。因為父母對投資一竅不通,理財也只有一條路就是存銀行。成長過程中,我曾偷偷埋怨父母的教導不足,自己漸漸也逃避理財話題(自認聽不懂)。但在「管控負債」一課中,神卻領我看見背負一個家庭的各種支出到買房,需要多大的勇氣與智慧,回想起父母從小夫妻到如今兒女各自成家,我竟還埋怨他們不會理財,真是不知感恩。

在「保險評估」課堂中,老師要我們帶著自己的保單,學習檢視。因為從小父母就將保險視為坑錢集團,所以家中成員幾乎沒有保險,上完課後,除了感謝神保守我平安至今,也學會用對的眼光看待保險,更明白保險是一種必要的成本支出,而我可以成為家裡的祝福。

 

最棒的禮物

寫下心得時,剛完成「投資管理」課,體會到善用理財工具有多重要。但神給我一個更深刻的看見,就是「我要感謝父母,未曾投機取巧,而是單純用心力、勞力賺取財物,維持整個家的生計」。那一刻,我知道自己走出原生家庭不善理財的自卑,真正為我擁有的一切感到滿足,這是我最意想不到的收穫。

兩個月前,我只帶著好奇心走進教室,卻從老師手中得到一把寶貴的鑰匙,叫作「我做得到」。現在我明白,雖然資源有限,我仍可以經營出符合個人價值觀的生活,拒絕得過且過!「理財,其實就是理生活、理關係」。不論財務管理或是追尋夢想,只要你願意,我相信上帝都能用各樣的資源來幫助你——如同我一樣,當初雖懵懂地踏入教室,如今卻帶著這麼多寶貴的禮物,準備進入豐盛的下一站!

相關文章

2025.04.22
《週報選文》重修城牆—生命修復之旅
我在2010年蒙召進入靈糧神學院就讀道學碩士,並在2014年畢業。到了2020年底的跨年禱告會,領受了「重修城牆」的異象。2021年就在妻子的鼓勵下,報考了靈神牧靈諮商科,錄取當下最感恩的就是能夠重回靈神這個溫暖的大家庭,同時展開一段重建與修復生命的旅程。 回到起初的愛–從「和解」到「和好」 雖然父親已在2007年回天家,但我一直對父親早年為朋友作保的事耿耿於懷。進入牧靈諮商科就讀後,...
2025.04.08
《週報選文》與神同心,與人同行:牧靈的內外兼修之旅
畢業在即,回顧在牧靈諮商三年半的時間,從一個輔導諮商的小白,成長到現在有能力做一對一諮商,以及夫婦協談,是我就讀牧靈諮商的最大收穫。在這裡我得到內外兼修的訓練,不僅僅是學到諮商輔導的技術,在心性上也得到轉化與蜕變。  牧羊人的外功與內功 超過三十年的信仰生活讓自己在各種課程、特會及醫治下,生命有得到很多的突破與成長。但是在我身上有用的方法不一定對他人也起相同的作用,因此在關顧輔導他人上我遇到瓶頸,...
2025.03.27
曾是隨時會死的病患,如今找到天上的家
「這個孩子,應該養不活啊!」 這是記憶裡,爸爸對我說過的、讓我印象最深刻的評價。身為家中第五個孩子,我的出生,只為父母帶來負擔,尤其十歲那年,我們家破產了,錯誤的自我認知和過度的生活壓力,漸漸地,我真的成了好像隨時會死的人:慣性中耳炎、長期眩暈症、內耳因高燒受損,更曾十天內車禍三次,導致尾椎肌腱炎纏身多年。 因此,在遇見上帝之前,我是靠著意志力「選擇」活下來的:我努力活得更好,努力不懷疑自己,同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