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所配合的宣教序曲——專訪藺汝華與楊蘭秋傳道夫婦

文◎姚欣怡.圖◎宣教植堂處提供

刊登日期/ 2018.05.13

在台北生活了十七個年頭,曾在台北靈糧堂青年牧區擔任傳道的楊蘭秋,專門牧養服事青少年族群。「服事了多年,對於當時的安逸舒適總感到神聖的不滿足。每次聽到宣教士分享信息,我就很想出去傳福音、宣教、帶領門徒;約書亞樂團『直到世界盡頭』這首歌,到現在我都還是很受感動……」蘭秋傳道安定溫柔的口吻,道出她宣教的起頭。

 

心裡不安轉為對主的信靠

在當時牧者周巽光牧師的鼓勵下,進入生培就讀,為宣教作預備。猶記生培新生訓練的敬拜中,主對她說,「泰北很需要工人,妳現在就回去。」身為泰國華僑的蘭秋傳道,沒料到神的呼召來得如此迅速,在禱告中回應主,「我還不足,還需要受裝備。」主卻說,「裝備是一輩子的事,但是現在泰北就有很大的需要。」即使領受了從神而來清楚的話語,蘭秋傳道坦承,當時對於台北、泰北兩地生活環境上的差異,和要面對宣教時的財務供應的不確定,心裡仍有許多的不安,便埋頭繼續完成當時的生培課程。

直到生培學期結束前的短宣,她去到克安通牧師在印度的兒童事工服事,看見每個孩子面前的餐盤,都盛著滿滿的米飯,盤中只一道簡單的配菜,她當下明白,這是主對祂兒女的看顧與供應;心裡的不安轉變成對主的信靠,「相信神若呼召她踏上宣教的路,必會供應一切所需用,使她不致缺乏。」於是,生培結業後,隨即邁出宣教之路的步伐,在靈糧教牧宣教神學院泰北分院配搭,擔任神學課程中的泰文翻譯和校務行政的工作。

 

回頭以後要堅固弟兄

同一段時期,泰北西邊鄰近的另一個國家緬甸,生長在毒品氾濫地區的緬甸華僑藺汝華,好不容易在大其力恩盈福音戒毒中心裡,熬過辛苦的戒治過程並信主後,前往靈神泰北分院就讀,畢業後即留在學院服事,協助總務管理等事務。為了分擔學院大量翻譯及教導的需要,一句泰文都不會的汝華傳道,利用週末時間從泰文小學程度開始苦學,如今已可以流利地用泰文講道及教導課程。

單純耿直的笑容下,他帶著許多泰緬華人特有的雲南腔調說到,自己對於事奉願意付代價,努力突破不足與限制,全因為領受了神的救恩,以及路加福音廿二章32節所說:「你回頭以後,要堅固你的弟兄」,這段經文堅定了他的心志,他定意要傳福音和關顧那些仍在毒品捆綁的家人及弟兄姊妹,宣揚那位帶領他出黑暗入奇妙光明者的美德。

2007年,汝華傳道和蘭秋傳道在神的巧妙帶領下,組織了家庭,並共同在神學院服事,兩人安定了下來,神也透過這十年的服事,磨塑他們的生命和預備下個階段的事奉道路。

 

十年預備及異象匯流

十年來,汝華和蘭秋傳道夫婦在泰北神學院及清萊主恩堂工作及服事配搭,由於服事人力的不足,常常需要同時扮演不同角色。汝華傳道說,他常常除了翻譯,也處理環境修繕與設備器材總務管理,若有海外的牧者或短宣隊來訪,鋪床、環境掃除、接待等大小事都要一手包辦。蘭秋傳道則是從過去擅長的牧養與門訓教導,轉作行政及大量翻譯等工作。

重新學習與過去完全不同的工作,及角色轉換的過程中,蘭秋傳道也曾自我懷疑和感到失落;每當想起神起初呼召她在泰北是要成為「幫助者」的職分時,她就甘心為主放下自己,願意被破碎,是神的話帶領她度過這十年來服事的沈寂;同時,另一半常常忙碌於各種服事,蘭秋傳道就需要成為先生穩定的力量,在低谷時陪伴和禱告扶持幫助他。去泰北第五年開始,她不斷在禱告中尋求神對他們夫妻事奉道路上的心意,即使她心中已有新的領受,但仍靜默等候神對先生的帶領,又過了整整五年,汝華傳道逐漸確認自己的呼召是「開拓與宣教」,神回應了蘭秋傳道溫柔順服並專注等候的心,終於在2017年將他們夫婦帶入共同且嶄新的方向中。

 

濃縮雞精般的恩典浸泡

2017年,他們夫婦帶著孩子回台述職,起初擔心兩個孩子在不同國家面臨教育銜接上的難處,但夫婦兩人決定將孩子的教育主權獻給神,全交由主帶領,而不是由父母安排,顯出對神極大的信靠,也讓孩子有機會更多經歷神。回到台灣,孩子直接跳級進入國小三年級和幼稚園就讀,並且適應良好。兩夫妻進入靚慈牧區,接受紮實的門徒式牧養培訓,「對於在牧區中深深地被成全、被信任,我們充滿了感謝。」他們比喻回台的這一年,即使仍舊面對跨文化的適應和衝擊,卻像是「浸泡在濃縮雞精中,領受神豐滿的恩典,享受台灣所擁有各種屬靈的豐盛祝福。」

汝華傳道談起進入牧區學習及參與大小特會、裝備課程,享受各種屬靈的餵養,恢復了健康的自我形象時,身體從椅子稍稍前傾,臉上泛起一種謙然的自信和自在,話語中也帶著更多手勢。「我這段時間就是一種心態:完全歸零。」他簡潔有力的這樣說,「神也讓我們對牧養燃起了熱情。」這半年他們夫妻接受牧者的建議,以新的心態和方式帶領小組,並在小組中操練牧養各種不同生命景況的弟兄姊妹,以基督的愛去關懷和陪伴他們。

大量的禱告陪伴及關懷,他們與小組成員快速建立起充滿凝聚力的情感。汝華傳道見證,透過靚慈牧師對他們夫婦的牧養和教導,他在這半年以關懷與陪伴,協助一位酗酒四十年的弟兄成功戒酒,他認為真實的牧養,是建立在尊榮且彼此接納的關係中,以神的眼光去愛人,這將成為未來他們夫婦開拓教會的核心價值。神把這兩位願意完全倒空的器皿,一點一滴仔細地裝填新的恩膏。

 

左右開展尋迷羊 世代傳承育菁英

問起汝華傳道接下來的計劃如何?閃閃發光的眼神,帶著信心的笑容中,他侃侃而談,即將回到泰北清萊開拓教會的異象以及目標。順應著過去在湄公河流域周邊六國的宣教拓植目標,與中南半島教牧團隊主責牧師方昌譽牧師,在禱告中領受了以泰北清萊為中心,建立一個中央基地型教會,往周邊的緬、寮、越、柬和中國雲南擴散出去的異象,接下來的宣教拓植工作,以「 訓練工人、建造教會、差派工人 」為目標建立團隊,並且積極與台北母堂連結,集中整合資源,進行中南半島的福音工作。這半年在台灣的屬靈浸泡和連結,汝華傳道清楚唯有與台北母堂同步,才會釋放出集體恩膏與傳遞一致的DNA去開展福音工作。

「左右開展尋迷羊、世代傳承育菁英」是汝華傳道2018年的命名年和目標,他提到泰北神學院畢業的校友和曾在泰北新生命學生中心接觸過信仰的學生後來的景況:許多人離開學院和學生中心之後,都離散及迷失在追求物質生活中,甚至離開教會,不再繼續服事神;對於這些弟兄姊妹,他感到相當的惋惜及有負擔。所以未來在清萊成立的教會,將積極地連結及尋回這些如馬太福音十八章12節中所提的一隻隻迷失的羊。期盼能夠堅固這些迷失的校友們,鼓勵並幫助他們親自去經歷到服事神是大有盼望的,牧養並興起他們,重新回到神的呼召,投入教會拓展及回到服事崗位中,興起下一代的領袖。

最後,汝華傳道和蘭秋傳道特別邀請願意參與在神宣教心意的弟兄姊妹,加入泰北宣教的行列裡,一同在聖靈裡推展出新的福音工作與新的教會;或許初期是幾個月一起到當地,為接下來新生的教會禱告,也為主在泰北所疼愛的失喪靈魂來禱告做預備。宣教的爭戰和得地為業需要同伴與戰友,帶著興奮及期待,在神預定的時間裡,我們將看見泰北全新開展的美好篇章。

相關文章

2025.02.19
音樂與見證的交織,生命改變的旅程
2024年11月3日,台北靈糧堂新酒小組長Molly(蔡孟彤),為了傳福音,號召26位同工籌備音樂見證會,當天有近百人參與,其中有25位新朋友是首次踏進教會。這場以音樂創作發表,結合見證分享的活動,讓許多福音朋友及基督徒被神的愛觸摸。 「有天,神很深地感動我,『如果妳可以呼召小組員,把他們生命中被轉化、被醫治、恩典的故事一起說出來,結合詩歌辦一個音樂會呢?』」在2023年底,Molly領受要邀請小...
2025.02.18
【台灣拿細耳人集訓見證】以神為中心,領受拿細耳人的呼召!part2
看拿細耳集訓見證part1 台東靈糧堂 社青/亭亭 「過往,我覺得有刺青看起來很酷,但根源其實是自卑感和錯誤的身份認同。」第一天聚會,李協聰牧師領受要為身上有刺青的人禱告,當下我很驚訝,卻也感受到天父要更深的醫治我,因為刺青帶來的羞愧。我參與在教會的兒童、青少年事工,曾有家長看見我的刺青,向牧者表達擔憂,覺得我會帶給兒童負面影響。也因此雖然我服事下一代,卻常會在意別人的眼光,然而,在聚會中的禱告服...
2025.02.10
【台灣拿細耳人集訓】以神為中心,領受拿細耳人的呼召!
2025年2月4日2月7日,由台北靈糧堂和烽火行動(Beacon Lighters)共同舉辦為期四天跨世代的【台灣拿細耳人集訓】,共有872人,參與在拿細耳人集訓中。台北靈糧堂創意處特別募集六位學員和一位牧者的參與見證。無論哪個世代,都要領受拿細耳的呼召。   瑪樂發教會 社青/陳頌慈  「 宣教不在乎你是誰,無論性別或年齡,任何人都可以去做。」我印象深刻的是,第三天下午場的「宣教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