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汙現象之我思
作者:余志達、應靜怡 來源:期刊 - 2017靈糧季刊第一季 - 2018-08-24出版 類別:生活園地
刊登日期/ 2017.08.06
多年前某個五月,天起熱風,散步街頭談的不是風花雪月,談的是:「這風,可能植物將開始亂了季節」,不幸的,成真了!過了幾年,預言了台北將開始「類熱帶型氣候」暴雨;又過幾年,又預言:「台北可能過幾年會下雪」,令人心痛的,這些都真的發生了。
空汙現象
面對空汙指數飆高,特別是中南部13測站PM2.5紫爆,許多人都驚訝這是如何形成的?除了上風處縣市之長程汙染傳輸與全球的氣流、氣候、他國汙染(如沙塵暴)、天然災害(如森林大火)……等有關之外,地區工廠排放及逸散、汽機車排放、露天焚燒(稻草、紙錢、烤肉活動……)、區域天氣、地形地物、節慶活動(彩跑、煙火……)也都有相關。
台灣中南部每年9月下旬到隔年4月初,位處東北季風背風面,近地面逆溫層較低,汙染擴散不易,更導致空氣品質不良。
個人如何自我防護
首先,要了解空氣品質狀況,尤其年長、兒童、過敏體質者,更要注意。目前氣象報告會提供當天空氣品質的大致狀況,但建議還是要知道即時的狀況。可以上網「環境即時通APP」,或是空品監測網(http://taqm.epa.gov.tw/),掌握即時訊息。
另外,看懂指標數值很重要,「空氣品質指標(AQI)」,係依據各空氣汙染物(二氧化硫SO2、一氧化碳CO、臭氧O3、懸浮微粒PM10、細懸浮微粒PM2.5、二氧化氮NO2)對人體健康影響濃度大小,採用6等級(良好,0-50;普通,51-100;對敏感族群不良,101-150;對所有族群不良,151-200;非常不良,201-300;有害,301-500),搭配6顏色(綠色、黃色、橘色、紅色、紫色、褐紅色),作為日常活動參考指南(參考附圖)。
由於大部份人較長時間是在室內,也極需注意室內空氣品質!除了受室外空氣汙染物影響,裝潢、家俱、衣物、用品、人員活動(煮食、抽菸……)都可能產生汙染,例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細懸浮微粒、揮發性有機物、黴菌等。如將門窗緊閉,致使室內汙染物濃度升高,反而不利健康。
政府、學術界、社區民間該有的作為
- (104年至108年)」,相關措施例如:
- 加速二行程機車及老舊柴油車的汰舊換新。
- 透過補助鼓勵國內旅宿業、醫院及大學等3類場所,將燃油鍋爐改用低汙染性氣體燃料或電能之加熱設備。
- 執行抑制河川揚塵作為,逐步達到「還地於河」目標。
- 宣導焚燒稻草對於空氣品質及健康危害,以及禁止露天燃燒稻草之規定。
- 各級政府結合社區力量加強宣導空氣汙染防制法第31條:禁止發生燒香、燒金紙等空氣汙染行為,減少汙染。
基督徒及教會該如何成為上帝的好管家
以色列學者曾提出「黯化現象」,指出日光被空氣汙染物遮蔽,日頭變黯,地球升溫得到某種程度的減輕,然而這也造成一種迷思,迷矇了人的心眼,以為問題沒有那麼嚴重。
然而到如今,還是有國家領袖否認一切。令人想到聖經以賽亞書五章8節:「禍哉!那些以房接房,以地連地,以致不留餘地的,只顧自己獨居境內」所說的「人心」狀況,事實上「環境」汙染在某程度上是人心的外顯。例如,沉迷3C只是表徵,真正是因內心想用某些東西填滿。人類3C問題其實是方便(Convenience)、舒適(Comfort)、混淆(Confuseion),再加一個貪婪(Greed)。人們何故陷於如此?原因是不相信神的恩典,放任強取豪奪,剝削地球。
目前聯合國氣候變遷會議(註1)一年一年角力,大家興奮談「後巴黎」憧憬(註2),不過,人類即使停止一切的活動,過去所造成的汙染仍無法消去,地球繼續升溫,氣候變遷繼續進行,一切似是不可逆,地球已不是我們所熟知的溫柔母親(Mother Earth),而是變化無常的暴烈怪獸(Monster Earth)。
環保記錄片或專題報導的聲光與特效刺激,讓不少之前對議題無感的人熱血做環保,可惜的是如果對議題停留在「魂」與「體」層面,只依照外界刺激作出反應,那麼只能處於對這些災難的「調適」不利位置,無法有一「領先」地位。所以人們需要主,需要先知與先見。環境議題確實是一個心靈層面的問題。
幾個強國的星球移民計畫、挪亞方舟種籽儲存計畫……,都在送出一個訊息:「極可能放棄地球」。真的無救了嗎?在看似沒有盼望之時,基督徒該如何禱告?
第一,是認罪,求主饒恕以前不願面對、選擇忽視、為自己找理由去合理化一切的罪;第二,接受饒恕,接受主耶穌在十架上所付的(我們付不起的)代價,成為我們的救贖;第三,感謝恩典,無論眼前是何景況,為過去、現在與將來向神獻上感恩的祭,好像我們的心與神對齊,心眼除去迷矇,再次看見;第四,領受聖靈的感動,求主將全球菁英求也求不著的策略計畫至實際行動(Agenda to Action)賜給我們,從人心的修復,帶出環境的醫治。
全世界切切尋求解決方法,上帝卻切切尋求一顆願意的心。你,願意嗎?
(余志達為留美環工碩士、環工顧問公司副總;應靜怡為留美環工碩士、資深媒體人。夫婦均為台北靈糧堂會友)
註1: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UNFCCC)締約國會議。
註2:2015年11月30日至12月12日在法國巴黎舉行,此次會議通過的「巴黎協定(Paris Agreement)」,已於今(2016)年11月4日生效。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