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崇拜|周巽正牧師|祭祖與福音|2025.02.15
整理/文字團隊林怡均、攝影/康恩得
-scaled-1-1.jpg)
刊登日期/ 2025.02.18
清明佳節將至,作為基督徒的我們,該如何面對祭祖、掃墓等儀式?如何化被動為主動,善用華人慎終追遠的美德,創造傳福音的契機?本週,由周巽正牧師分享「祭祖與福音」的信息,也特別邀請了客家團契團隊,帶領我們一同演練追思祭祖三禮。
神為台北靈糧堂2025年所定下的異象是「聖靈澆灌·應許實現」,許多人都期待這應許的實現,能從我們家人的得救開始。然而,在向家人傳福音的過程中,基督徒常面臨一個挑戰,就是如何處理「祭祖」儀式。
基督徒不拿香的行為,常被許多華人長輩視為不孝順。事實上,根據出埃及記二十章12節的教導:「要尊敬父母,這樣你在耶和華—你上帝賜給你的土地上就可以活得長久。」我們應該是非常孝順的,只是方式有所不同。
希伯來書十三章17節中寫道:「你們要依從那些引導你們的,且要順服;因他們為你們的靈魂時刻儆醒,像那將來交賬的人。你們要使他們交的時候有快樂,不至憂愁;若憂愁就與你們無益了。」巽正牧師提醒我們,「順服」是行為上的「去做」,而「依從」是我們內心的態度,它能幫助我們維持與長輩心與心的連結。基督徒無法順從世界的習俗 — 拿香祭拜,但我們依然可以保有尊榮的心態,去尊重我們的長者。
除了保持正確的心態,基督徒在清明佳節的活動中,可以化被動為主動,帶著尊榮的心,以追思三禮的方式「敬祖」,使基督信仰更深入生活。現場,客家團契林瑞光牧師帶領大家一同操練追思三禮:
1.倒水禮— 由一位適當的長輩簡述家族歷史並行倒水禮,表示飲水思源,慎終追遠。
2.獻花禮— 家族依序述說上一代的美德,表示祖德流芳。
3.點燭禮— 由第三代代表行點燭禮,表示光宗耀祖,榮神益人。
執行細節請看追思三禮流程。此外,林瑞光牧師也鼓勵大家,在清明佳節時,能將對已故親人的思念寫下,透過書寫懷念卡的方式,來表達我們的感謝與懷念,也讓未信主的親友看到我們對已故者的愛與敬意。
相關文章

Time for Taiwan!關鍵的兩年,爭戰中呼求合一與自潔的教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