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麗轉身的興隆公宅
作者:文◎樊家琪 攝影◎蔡少峰 來源:期刊 - 2019靈糧季刊第二季 - 2019-04-26出版 類別:社會關懷

刊登日期/ 2019.04.02
七○年代前後,因著當時的台灣省政府「小康計畫」與台北市政府「安康計畫」,台北市於1972~1980年陸續完成五處平宅興建,包括:福德平宅、大同之家、安康平宅、福民平宅和延吉平宅,主要提供經濟弱勢的居民安定之所,使貧民「有住、就業及營養可獲得」目標而建立;現今的「興隆公宅」所在地,即是將安康平宅拆除後重建。
在2012年規畫以「公宅」模式進行分期更新,改建成「興隆公宅」後,目前一期一區已於2016年初開始入住,一期二區也在去年底(2018)開放入住,未來總計會有3000戶居民入住。
愛鄰協會2008年進入安康社區,受台北市社會局委託為住戶提供親職培力服務,愛鄰協會這些年間除了致力於家庭輔導工作之外,並積極培養兒少發展多元的能力,帶著盼望的眼光長期地在地經營,讓孩子和家庭看見有不一樣的可能性!至2017年結束委託後,持續在地與興隆靈糧福音中心合作,可說是陪伴當地居民最久的民間團體之一。
把祝福與恩典帶進社區
2019年,愛鄰協會再次接受社會局委託進入興隆公宅,並在1月29日舉行「興隆公宅居住輔導自立服務辦公室開幕式」,當天蒞臨會場的來賓有台北市社會局主秘鄭文惠、社會救助科科長陳肯玉、股長陳怡君等社會局各級人員,以及台灣愛鄰社區協會暨台北靈糧堂主任牧師區永亮等。
「看見過去的安康平宅與現在的興隆公宅,不管是人還是環境的改變,都讓人非常感動,也非常令人開心;感謝上帝、感謝社會局讓我們可以進來服務這裡的居民,相信在未來的日子裡我們一定會有更好的合作,透過愛鄰協會,一起把上帝的祝福與恩典帶進社區。」區永亮牧師為社區帶來溫馨的祝福。
有著美輪美奐外觀、新穎設備的興隆公宅,居民組成多元,愛鄰協會社工們帶著神的愛,秉持著服務的初衷與熱忱深耕社區,連結社區中的弱勢族群及從各處遷入的家戶,彼此的認識與互動,使華麗轉身後的公宅,居民不只是同時棲身於大樓的住戶,更是彼此理解與支持的家人,各人不單顧自己的事,愛鄰舍如同自己,共居共融,讓這地及其上的居民恢復神起初創造的榮耀!
(作者為台北靈糧堂事工管理處同工)
相關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