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丸變婚戒,眼淚變珍珠
作者:文◎王桂華 來源:期刊 - 2019靈糧季刊第二季 - 2019-04-26出版 類別:人物故事

刊登日期/ 2019.04.02
1988年,當我33歲時,進入靈糧大家庭服事,1996年受差到中壢靈糧堂。屈指一算,全職服事已達31年,在這漫長的歲月裡,服事的熱情有增無減,過著心無旁騖的簡單生活,所思所想就是服事,建造教會。沒想到,過去三年卻經歷雲霄飛車般的高低起伏,天旋地轉的驚滔駭浪。
哈!我撞見癌了!
2016年9月,我被診斷為乳癌第三期,預備開始化療之前,又發現肺部也有一顆小腫瘤,醫師說這顆腫瘤若是轉移而來,就是第四期了。幸好檢驗出來只是原位癌。一個月來,不好的消息排山倒海而來,令人招架不住,但這時神對我說,祂必與我同在,雖然經歷水火,水必不漫過我,火焰也不著在我身上。
我相信在醫生診斷、治療、化驗報告……等等一切之上,是我的神在掌權。祂既然沒有挪開罹癌這件事,一定是祂精挑細選為我量身訂做的成長課程。我相信神在我身上仍有未完成的計劃和託付,祂必不致叫我長期陷在病痛的纏累中。我的時間應該還沒到!
因此在當下,我選擇單單相信神掌權,神有美意。這個決定讓我立刻就能享受平安。我知道一切懊惱、責怪、倒帶……都於事無補,我該問的只是:我當如何抗癌?神要我學習甚麼?我選擇要「好好的過每一天」!
我知道抗癌之路有如馬拉松長跑,漫長的賽程需要啦啦隊加油打氣,因此我將周遭一群樂意幫助我的弟兄姊妹,組成「備餐團隊」,他們一天三餐輪流到家裡幫忙備餐,讓我營養充足,大有胃口。除了好好地吃,我也好好地運動,不像以前只是說說而已。
在治療的日子裡,我也不斷地為自己禱告,斥責癌症的仇敵鬆手;趕逐疾病的權勢離開。每週二早上我去教會,與傳道同工們一起禱告,同工團隊的禱告遮蓋是很重要的。眾教會、眾弟兄姊妹也都同心為我禱告。聖經說:「在指望中要喜樂,在患難中要忍耐,禱告要恆切。」(羅十二12)藉著這些恆切、不間斷地禱告,我才能夠始終堅定站立。
化療期間曾有掉髮、噁心感,手腳發麻等副作用,但都還可忍受。沒想到還在施打最後一劑化療藥劑時,我忽然發現光滑的頭皮有了突起的毛囊,冒出了小毫毛,越長越高……我的頭髮真的長回來了!小小毫毛,卻正宣告著:「生命的寒冬已經過去,大地回春了!」
結束化療後,開始放療,輕鬆許多。放療結束時,放療部位的皮膚顏色變紅變黑,但沒有破皮受傷,又再次安全過關!2017年6月24日結束所有療程,我還特別在放療室照了一張「畢業照」,以供紀念。
回想十個月的療程,經過兩次手術,十三次化療,廿五次放療,神一路同行,果真如同神所應許的:
「你從水中經過,我必與你同在;你逿過江河,水必不漫過你;你從火中行過,必不被燒,火焰也不著在你身上。因為我是耶和華你的神,是以色列的聖者,你的救主。」(賽四十三2~3)
走過這段抗癌的日子,深覺人生有如四季更迭,或值鳥語花香的春天;或遇綠樹成蔭的炎夏;或逢落葉紛飛的秋景;或經天寒地凍的寒冬,無論在哪一個季節,都有其獨特美麗的風貌。只要有上帝陪伴同行,都可以活得精彩,綻放獨特的、無與倫比的風采!
生命分享.新書發表
為了要感謝上帝的恩惠,並感謝這群幫助我的備餐同工、交通同工、打針同工,我在療程中就開始籌畫,在2017年9月2日舉辦一場「生命分享會」,邀請所有關心我的親朋好友一起歡慶感恩。
為此,我編寫了一本小小的見證手冊,想在當天發給所有與會貴賓。有一天遇到林凱沁老師,她連聲說我怎會搞得這麼寒酸呢?一定要寫成一本書,正正式式的出版,這樣的書籍可以幫助許多人!天啊!這是我這輩子從來沒想過的事,直覺得怎麼可能?出書的事怎麼會輪到我呢?但又不敢對這挑戰說NO,想想這也確實是一個好機會,將自己的經歷分享出來,也許可以幫助一些人。現今癌症時鐘已經大大加速,罹癌人數、發生頻率都不斷在刷新紀錄,但願自己的歷程能成為一塊墊腳石,讓後人可踩踏過河,順利渡過這種人生急流。
凱沁老師在佳音電台主持「快樂送到家」節目,邀約採訪我,這也是我從沒做過的事,但在凱沁老師的挑戰下,我硬著頭皮前往赴約。六集節目將我從小到大、我的出生與成長、我的牧會經驗和抗癌歷程都一一分享了。當時我還在放射治療中,所以非常忙碌,一早趕到電台錄音,下午趕著去放療。生活真是充實無比!
就這樣,意外孕育出了我的生平第一本書。「生命分享會」也成為「新書發表會」,新書《哈!我撞見癌了!》熱騰騰地出爐了。
天作之合 比翼雙飛
也許人們以為得過癌症,人生會變得灰暗。但神的作為,卻是奇妙無比,使我的人生更加璀璨美麗。
2018年3月,宣教士宋義哲林雪玲夫婦為一位喪偶的好友曾勝豐牧師禱告時,三次出現我的畫面。雪玲牧師打電話給我,提到要為曾牧師物色對象,條件是六十多歲的單身女傳道。我幫忙點出所有可能人選,但後來發現最符合條件的,竟然是自己時,第一反應是:我已經單身63年,怎能適應婚姻生活呢?我說:「我睡單人床已經睡了六十三年,若睡雙人床,一定會失眠的……。」雪玲牧師鼓勵我禱告看看,她說他們夫婦都覺得我們很合適。基於好奇心,後來我答應去見見面,吃個飯。因我很好奇,有誰跟我是很匹配的呢?
約定見面的日子,我帶著「多認識一個朋友也無妨」的輕鬆心情赴約,在媒人的安排下,那頓飯聊得很開心,因我們四個人年紀相當,有相同的時代背景,有許多共同認識的屬靈長輩。
媒人問我對曾牧師印象如何?我說他是個好人,很溫暖,也很風趣;但認識有限,又不確定神的帶領,實在不知如何回應。還有,我在中壢,他在屏東,如此遙遠,怎麼可能走在一起呢?
過了幾天,早晨吃早餐時,一幕畫面突然閃過腦海。卅年前某天,我讀聖經哥林多前書七章靈修時,感受到上帝對「單身」服事的心意,乃是要我殷勤服事主,沒有分心的事,就禱告求主將我的感情打包起來,以專心服事主,直到主所預備的婚姻來到。
我問上帝說:「祢讓我想起這段塵封往事有甚麼意義呢?難不成現在是感情開封的時刻嗎?」
巧的是,當天喬美倫老師找我,跟我分享她當天為我禱告的領受。她說她看到一個畫面,有位弟兄在我頭上一直撒著玫瑰花瓣,後來我卻說:「可以了,夠了。」喬老師問我:「你是不是有個心鎖沒開呢?」這段禱告領受與對話,正回答我早上與上帝的對話。因此我禱告尋求後,決定把感情「開封」以回應上帝的帶領。
奇妙的上帝同時在我們雙方動工。喪偶四年的曾牧師,原來天天思念前妻,從未想過再婚,也婉拒多人的介紹。這次在媒人的勸說及牽線下,先透過《哈!我撞見癌了》這書對我稍有瞭解;見面後,發現兩人在信仰及價值觀上均很契合,聊天時像認識很久的老友。當他認真為此事禱告時,他彷彿聽到神對他說:「桂華從年輕時就為我擺上一切,我疼惜她,我要為她後面的日子負責,你就來陪陪她。」
就這樣,我們開始交往。在家人、教會弟兄姊妹的祝福下,2018年10月10日我們舉辦婚禮,攜手共度未來。
回想我在尋求是否交往之時,我的好友鈞莉為我禱告時,曾做了一個異夢。她夢見她在拿藥丸時,不小心把藥丸掉到地上,不見了,她找來找去,卻找到一枚結婚戒指。
如同這個異夢,抗癌之路成為化妝的祝福,讓我經歷「藥丸變婚戒,眼淚變珍珠」的神蹟,使我的人生更加精采美麗!
(作者為中壢靈糧堂主任牧師)
相關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