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養淨灘 祝福台灣——珍惜上帝所賜的大地海洋

作者:文◎陳秋萍 圖◎環境守望網絡提供 來源:期刊 - 2017靈糧季刊第三季 - 2018-08-24出版 類別:社會關懷

刊登日期/ 2017.08.24

你參加過「淨灘活動」嗎?對教會中大多數的弟兄姊妹來說,週一到週五要上班,週末忙著參加教會聚會和服事,很少有機會參與像「淨灘」這類的環保行動。今年三月,在環境守望網絡的促成下,台北靈糧堂認養了嘉義東石、鰲鼓及新北萬里龜吼漁港等海灘,並在4月22日地球日配合環保署全省的計畫,在南、北同步舉辦淨灘活動,有一百多位弟兄姊妹,穿著台北靈糧堂的志工背心,第一次體驗彎著腰、以實際行動潔淨台灣土地的新服事,也代表教會踏出「認養淨灘、祝福台灣」的新方向!

 

緣起

日前行政院環保署將全國可清理海岸線區分為1,244段,邀請有意願的企業、團體及民眾認養,讓全民參與守護海岸的行動。只要登錄網站並完成認養手續,地方環保局就會提供淨灘行動所需工具,並負責清運處理所收集的海岸垃圾。環境守望網絡同工由於工作關係,與環保署公部門常有接觸,承辦人員積極邀請慈濟、福智等宗教界團體共襄盛舉,同工將需求帶回團隊,認為教會也應該有所回應。

由於教會長期關懷西海岸嘉義東石、鰲鼓等地,環境守望網絡與東石靈糧福音中心林碧亮傳道聯繫,達成就近認養福音中心附近海灘及後續定期淨灘的共識。當同工把這個好消息帶回承辦單位,立刻受到公部門的肯定,並邀請教會出席4月10日環保署配合世界地球日推動全台參與認養淨灘的大型記者會。

長久以來教會默默為社會付出,大部分是在慈惠救助的領域,對於公眾議題上較少參與。而「環境關懷」本是上帝給祂子民的託付,不分黨派、沒有敵對陣營,是向世人流露信仰美好見證的公民行動。因此同工積極促成這樁美事,最後由主任牧師辦公室指派胡毅牧師代表出席記者會,並錄製影片協助環保署推動認養淨灘計畫。

 

美事高調曝光  引發熱烈迴響

這件美事不僅呈現在大眾媒體,也在教會內掀起了一陣漣漪,同工們看見「認養淨灘」的屬靈意義就是「得地為業」,可以為海岸帶來真實的潔淨與轉化,紛紛表示願意以實際行動積極回應。為了讓母堂兄姊可以就近認養、參與淨灘,我們又在新北尚未認領的地區中,挑選了交通方便、公共設施完善的萬里龜吼漁港海灘,做為北部認養的據點。

第一次參加淨灘活動,大多數兄姊的回應都是:好辛苦、垃圾好多、好像永遠清不完,但是卻覺得這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特別穿著台北靈糧堂志工的背心,讓人看見我們是愛地球、重環保的教會,心裏覺得好驕傲!在淨灘的過程中我們為罪所造成的污染反省悔改、潔淨禱告,相信在我們腳掌所踏之地,必要帶來物質界和屬靈的祝福!

 

教會認養淨灘  內外好處說不完

其實,淨灘行動可以成為教會內部事工多面向的擴張,例如發展成靈修默想體驗:從清理一層一層埋在沙裡的垃圾,讓人反思清理人心中的罪污,在美好的大自然中恢復與神和好的關係。淨灘行動也可以成為福音郊遊行程的一部分,大家一起動手清理海灘後,再坐下來玩沙戲水,或是就近享用海鮮大餐,促進連結人與人的關係。淨灘行動更是教會環境生命教育實踐的場域,從怵目驚心的海洋垃圾污染,教導人們愛物惜物、節用減塑,珍惜上帝所賜的大地海洋和其中的萬物。

另外,淨灘行動也可以建立教會對外的美好形象:因為需要定期與環保局配合淨灘清理工作,可與地方政府建立良好的夥伴關係;長期在鄉鎮社區中耕耘服務,可以成為當地居民的好鄰舍;而在台灣社會中也將樹立以無私的愛和分享為出發點,合神心意的環境關懷行動典範。

 

身為環境工作者的感言

「受造之物切望等候神的眾子顯出來。因為受造之物服在虛空之下,不是自己願意,乃是因那叫他如此的。但受造之物仍然指望脫離敗壞的轄制,得享神兒女自由的榮耀。我們知道,一切受造之物一同歎息,勞苦,直到如今。」(羅八19~22)

雖然「受造之物切望等候神的眾子顯出來」,但是在環境關懷的行動上,其他宗教界所投入的行動與努力確實是目前教會界所不及的。例如慈濟從1990年就開始成立環保志業、推動資源回收,今年422更投入上千位志工一起參與淨灘活動。另外,福智佛教基金會長期關懷生態永續議題、積極推動有機農業,甚至發展出「慈心有機驗證股份有限公司」為其事業群,掌握發給農產品「有機認證」的權力……,凡此種種都足以讓眾教會儆醒借鏡。

祈願認養淨灘成為教會關懷環境行動的起步,企盼更多弟兄姊妹回應淨灘勇士呼召,更希望各牧區、福音中心、分堂乃至眾教會能積極參與認養淨灘計劃,以彎腰撿拾垃圾、悔改認罪、潔淨禱告來服事這片土地的海岸,祝福台灣,更多恢復上帝創造的美好!

若想進一步了解淨灘行動,請加入FB社團「環境守望網絡」,或聯絡admin@envi-watchmen.org

(作者為環境守望網絡聯絡人、台北靈糧堂牧養二處東西中區小組長)

相關文章

2025.02.19
音樂與見證的交織,生命改變的旅程
2024年11月3日,台北靈糧堂新酒小組長Molly(蔡孟彤),為了傳福音,號召26位同工籌備音樂見證會,當天有近百人參與,其中有25位新朋友是首次踏進教會。這場以音樂創作發表,結合見證分享的活動,讓許多福音朋友及基督徒被神的愛觸摸。 「有天,神很深地感動我,『如果妳可以呼召小組員,把他們生命中被轉化、被醫治、恩典的故事一起說出來,結合詩歌辦一個音樂會呢?』」在2023年底,Molly領受要邀請小...
2025.02.18
《倍速推進的大能——禁食》書摘:給我一個禁食的好理由(不如給六個?)
禁食還有許多其他目的。我之所以選擇這六點,是因為它們將帶領我們學習聖經中的一些例子,這些例子多年來為我的禁食帶來 了目的。所以請拿出你的聖經,準備好刻意來尋求禁食吧。為了幫助您發現禁食的目的,我在此提出幾個有助於更深探究的問題:
2025.02.18
【台灣拿細耳人集訓見證】以神為中心,領受拿細耳人的呼召!part2
看拿細耳集訓見證part1 台東靈糧堂 社青/亭亭 「過往,我覺得有刺青看起來很酷,但根源其實是自卑感和錯誤的身份認同。」第一天聚會,李協聰牧師領受要為身上有刺青的人禱告,當下我很驚訝,卻也感受到天父要更深的醫治我,因為刺青帶來的羞愧。我參與在教會的兒童、青少年事工,曾有家長看見我的刺青,向牧者表達擔憂,覺得我會帶給兒童負面影響。也因此雖然我服事下一代,卻常會在意別人的眼光,然而,在聚會中的禱告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