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入蒙福的家庭營造

作者:文◎周巽正 來源:期刊 - 2018靈糧季刊第四季 - 2018-10-22出版 類別:生活園地

刊登日期/ 2018.10.02

家庭是神賜福的基本單位,從一個家庭到整個家族,一個世代到歷世歷代,神都要大大的祝福!每個家庭各有不同的習慣、日常時間表、氛圍和互動模式,就像每個人也都有不一樣的恩賜、性格和氣質一樣。有些不同是神創造時與生俱來的,還有一些是透過日復一日的培養鍛鍊出來的。我認為每個家庭也像個人一樣,有神獨一無二的命定!個人生命成長有神一步步的帶領,同樣的,每個家庭也在神的帶領下成為世代的祝福。

我和太太結婚十三年,過去十年中,很蒙福地陸續迎接了三個孩子!像所有的爸媽一樣,我們是從尿布、奶瓶、日夜顛倒、兵荒馬亂的生活中,一點一滴摸索出為人父母的樣子。漸漸地,孩子大了一些,與孩子的互動中也有些心得,在此回顧一下我們家親子關係經營的重點,供弟兄姊妹參考:

 

第一:「在一起」

現在家庭每個人都忙,全家人上下班或上下課的時間表很難一致。如果實際計算每天全員到齊的時間,可能不到幾個小時。我們家的做法是在我們好不容易「在一起」的有限時間裡,刻意營造一些精心時刻。例如孩子有功課上的問題需要協助解決時,大人心裡很容易把它看作例行公事,或只是一個需要盡快完成的任務;但是我會刻意把它想成是與孩子合作解決問題,以及示範自己面對困難時的態度的機會!又例如孩子很喜歡找我複習英文,我會刻意透過對話了解孩子的想法,分享自己以前讀英文遇到挫折時的心情與背單字的小技巧,陪伴孩子一起重複練習,讓他知道雖然面對困難不容易,但是爸爸在!我們會跟孩子「在一起」,不是等著驗收孩子的成果;父母不是「等著你走過來」,而是「來!我們一起走過去。」

任何日常中的場景,都可以刻意加上這個「在一起」的元素,我發現孩子通常都會很滿足。除此之外,我們也會跟孩子分享在服事和工作上遇到的事情,包括困難和擔心,用他們能懂的方式說給他們聽。我們發現,其實根本不用擔心孩子不懂,因為孩子很單純,往往都比大人還懂得傾聽,甚至還能安慰勸勉!這麼做是給了孩子也能夠跟我們「在一起」的機會。當孩子發現自己能參與,甚至對爸媽的需要有所貢獻時,那是無比的滿足與成就感!

 

第二:幽默感

我相信多數的父母都會同意,他們希望培養出富創造力、高受挫力與善於解決問題的孩子。但是到底怎麼樣才能辦到?父母對孩子難免有很多期待,包括生活常規、學習態度,甚至屬靈成長到未來規劃。期待越多,越容易讓互動只聚焦在各種規則上:應該或不應該?可以或不可以?適合或不適合?這樣的互動容易讓孩子追求「合格」與符合「標準答案」。當孩子的表現不符合期待時,父母是什麼想法?覺得很受挫?覺得自己很糟糕,不是稱職的爸媽?憂慮孩子的發展與未來?甚至有些父母認為,孩子總是逼得自己理智斷線!我常覺得父母都太嚴肅了,他們最需要的其實是多一點幽默感,不要被自己的「理智線」侷限了!

我們家很多棘手的情況都是在哈哈大笑聲中解決的!例如老么目前玩遊戲還不能完全遵守規則,卻很計較輸贏,最後常失去理智大哭,或者為了增加贏面要求大家按他的規則走。面對這種狀況,爸媽一不小心就陷入義正辭嚴的「講道理」。此時常聽到的勸戒不外乎:「輸了有什麼關係?」「本來就是有輸有贏嘛!」「不守規則以後別人都不想跟你玩了!」但有一次我太太換了一個方法。她對著四歲的孩子用好玩的語氣說:「如果輸了,你會爆炸嗎?」孩子停止哭,她繼續問:「如果輸了,你會變成黑色的嗎?」孩子破涕為笑!接著她跟孩子一起造了很多許多「如果輸了,你會……嗎?」的照樣造句。後來孩子也同意,輸了其實沒有什麼大不了。又例如小孩吵架打架,父母難免一本正經地希望他們立刻道歉和好,但是小孩情緒常常難以轉換,關於這一點,我們的孩子自己發明了一支「對不起舞」。在衝突盛怒中,會有人牽起另一個人的手,跳起這支舞,一邊跳、一邊說對不起,這種無厘頭的方式,讓他們很快開懷大笑著原諒對方。

每一件事都可以用無數個觀點和角度去觀察和詮釋,爸媽要先有拋開標準答案的勇氣,才有可能放鬆心情,用幽默的態度面對難題,發掘孩子更多的亮點,給孩子更多的空間去嘗試錯誤。當孩子有空間冒險,對於困境自然能夠展現出積極態度與行動力,從而發現改變的契機。

(作者為台北靈糧堂主任牧師治理小組成員、國度事奉處處長、宣教植堂處副處長;國度領袖學院生命培訓學院院長)

相關文章

2025.02.19
音樂與見證的交織,生命改變的旅程
2024年11月3日,台北靈糧堂新酒小組長Molly(蔡孟彤),為了傳福音,號召26位同工籌備音樂見證會,當天有近百人參與,其中有25位新朋友是首次踏進教會。這場以音樂創作發表,結合見證分享的活動,讓許多福音朋友及基督徒被神的愛觸摸。 「有天,神很深地感動我,『如果妳可以呼召小組員,把他們生命中被轉化、被醫治、恩典的故事一起說出來,結合詩歌辦一個音樂會呢?』」在2023年底,Molly領受要邀請小...
2025.02.18
《倍速推進的大能——禁食》書摘:給我一個禁食的好理由(不如給六個?)
禁食還有許多其他目的。我之所以選擇這六點,是因為它們將帶領我們學習聖經中的一些例子,這些例子多年來為我的禁食帶來 了目的。所以請拿出你的聖經,準備好刻意來尋求禁食吧。為了幫助您發現禁食的目的,我在此提出幾個有助於更深探究的問題:
2025.02.18
【台灣拿細耳人集訓見證】以神為中心,領受拿細耳人的呼召!part2
看拿細耳集訓見證part1 台東靈糧堂 社青/亭亭 「過往,我覺得有刺青看起來很酷,但根源其實是自卑感和錯誤的身份認同。」第一天聚會,李協聰牧師領受要為身上有刺青的人禱告,當下我很驚訝,卻也感受到天父要更深的醫治我,因為刺青帶來的羞愧。我參與在教會的兒童、青少年事工,曾有家長看見我的刺青,向牧者表達擔憂,覺得我會帶給兒童負面影響。也因此雖然我服事下一代,卻常會在意別人的眼光,然而,在聚會中的禱告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