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海來台讀靈神:定睛神國的工,神必看顧地上的事

文|鄭以琳 照片|劉必旭

刊登日期/ 2023.03.25

「如果全職服事是三十年,我不想要三十年都只坐在這裡剪影片。」長遠的服事,需要穩固的根基。2019 年八月,劉必旭帶著妻子與年幼的兒女,一家四口從馬來西亞飛到台灣,就讀台北靈糧堂神學院(以下簡稱「靈神」)道學碩士科。

劉必旭原本在馬來西亞的教會,擔任多媒體全職同工。他希望扎根在神學上,讓服事有所提升,因此,有兩年的時間,利用週末選修了幾門神學院的課程。然而,隨著孩子出生,時間與經濟漸漸無法負荷,他開始思考是否要放棄全職,回到職場工作。

「你不要看地上的東西,要看天上的東西。」神的話對當時的劉必旭來說,只是一句聽到麻木的安慰。「我覺得非常沮喪,我已經在做天上的事了,為什麼神沒辦法供應我?」一天中午,他接到母親的電話,鼓勵他把神學讀完。這份愛與成全,釋放了他身為長子,卻無法供應家庭經濟的愧疚,下定決心就讀神學院。

渴望參與孩子的成長 一家在靈神同受照顧與裝備

其實馬來西亞不乏優秀的神學院,但靈神提供的家庭宿舍,讓劉必旭在就學期間,能夠參與孩子成長。此外,靈神也很注重準師母的靈命建造。身為神學生的另一半,劉必旭的妻子也需要修習「師母學」,夫妻二人同受裝備,在丈夫靈命成長的同時,妻子不會獨自在後頭苦苦追趕。

劉必旭也分享,靈神非常看重「靈修學」,其他神學院花一學期修習的課程,靈神要上兩個學期。「靈修對我來說,不再只停留在紀律。我更明白靈修的意義,了解如何去默想神的話。」他對靈修的看法突破了框架,開始把握零碎時間與神連結,為生活瑣事獻上讚美。

「要向我的神求!」經歷上帝創意的供應

在台灣的日子,一家人仍然面對著經濟的考驗。「有一年暑假,神感動我帶家人出遊,結果回來戶頭只剩一千多塊。」但劉必旭相信「做神的工不用跟人求,要向我的神求。」神也用豐盛與創意,回應他的信心。例如透過朋友送的食材,供應他們一週三餐,或者藉由別人贈送的書籍,滿足孩子娛樂的需求。如同耶和華賜嗎哪給以色列人,當人定睛在神國的工,神也必看顧地上的事。

今年畢業後,劉必旭會回到吉隆坡的教會全職服事。除了對多媒體的負擔,他也關注疫情後的發展,甚至思考如何與牧者搭配,建立有組織的教會。「你不要看地上的東西,要看天上的東西。」神當年的話,成為他對自己的期許。他要帶著靈神的裝備,用更宏觀的眼光,參與在神國度的事工。

 

相關文章

2025.04.08
《週報選文》與神同心,與人同行:牧靈的內外兼修之旅
畢業在即,回顧在牧靈諮商三年半的時間,從一個輔導諮商的小白,成長到現在有能力做一對一諮商,以及夫婦協談,是我就讀牧靈諮商的最大收穫。在這裡我得到內外兼修的訓練,不僅僅是學到諮商輔導的技術,在心性上也得到轉化與蜕變。  牧羊人的外功與內功 超過三十年的信仰生活讓自己在各種課程、特會及醫治下,生命有得到很多的突破與成長。但是在我身上有用的方法不一定對他人也起相同的作用,因此在關顧輔導他人上我遇到瓶頸,...
2025.03.27
曾是隨時會死的病患,如今找到天上的家
「這個孩子,應該養不活啊!」 這是記憶裡,爸爸對我說過的、讓我印象最深刻的評價。身為家中第五個孩子,我的出生,只為父母帶來負擔,尤其十歲那年,我們家破產了,錯誤的自我認知和過度的生活壓力,漸漸地,我真的成了好像隨時會死的人:慣性中耳炎、長期眩暈症、內耳因高燒受損,更曾十天內車禍三次,導致尾椎肌腱炎纏身多年。 因此,在遇見上帝之前,我是靠著意志力「選擇」活下來的:我努力活得更好,努力不懷疑自己,同時...
2025.03.20
21天禁食禱告見證:回到與神的連結中,從新開始、美好事正在發生!
21天禁食禱告會將邁入第三週,在場場禱告會中,眾人領受聖靈的澆灌。來看三位弟兄姊妹的見證: 回到與神的連結中,更深認識神的話 台北靈糧堂成人牧區/邱彥彰 21天禁食禱告前的一個主日,周巽正牧師說,禁食最重要的核心是,回到與神親密的連結中,所以我以此為目標,開始每天一餐的禁食,並成功禁食了前三天。在第四天晚上,忍不住吃了東西。不過當晚,小組有例行每週一次的線上讀經,跟著教會進度一起讀創世記一到三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