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六聯合崇拜|周巽光牧師|完美的不完美家庭|2024.05.25

文字團隊/莊依軒整理

刊登日期/ 2024.05.29

一、前言

本週聯合崇拜,由周巽光牧師以「完美的不完美家庭」為題分享。他觀察,信主越久的人,就越容易回到律法主義和行為導向。有些人對還沒信主的人很恩典,一旦他相信且接受耶穌的那一刻,就開始以他的行為來衡量他,而不是恩典。

二、摘要

1.律法無法使我們稱義。自義的人認為,得救是本乎恩、因著信,但還是要持續透過守律法和好行為,去經歷救恩、持守永生,甚至透過自身的聰明和努力成為聖潔、長大成熟。然而在希伯來書12:2,講到救恩的本質:開始的是神,持續工作的是祂,完成的也是祂!

2.律法無法賦予你能力。不管是善或是惡的知識,都無法賦予你生命。律法是好的,但它救不了你。任何想用教育和人的意志力帶出轉化的方式,就是律法主義和人文主義。唯有與神的連結中,真葡萄樹的生命才能進到枝子裡,結出神所要的果子。

3.恩典才能使你稱義和賦予你能力。恩典是白白領受的救恩,也是神超自然成就在我們身上的心意!(羅6:14)愛是這世上最大的動力、恩典是我們生命改變和長大成熟的關鍵。若知道神以恩典看待、愛我們,我們就能在祂的家中,以恩典彼此相待。

※完美主義與恩典是背離的。完美主義或是追求完美,是一種行為導向的思想方式。它會讓人壓力很大,且與恩典的思維是互相衝突的。然而神要我們完全。(申18:13、太5:48)因為神是完全良善、聖潔無瑕疵的,而祂要我們像祂。但我想問大家,你真的可能活出神眼中的完全嗎?我們需要的,是在恩典中活出完全。

1.我不完美。在羅3:23提到,每個人都犯了罪。新約是用希臘文寫的,當時的希臘文大概有一半是運動或軍事用語,正如羅7:6中的「脫離」,意思是除役。罪的希臘原文是運動用語,來自射箭,意思是沒有射中靶心。你有沒有在傳福音時,碰到有人像富有的少年官對耶穌說:我沒有犯罪!我沒殺人、沒偷竊、沒犯姦淫、沒說謊,但罪的意思不是這個,而是在每時每刻都沒有射中紅心,永遠就是差了一點。

2.神是完全的。在約18篇中,彼拉多說了三次「查不出耶穌有甚麼罪」。這個世界詳細地檢視耶穌,發現祂是完全無瑕疵的。所以就算你完全無瑕疵,也會被人討厭、受人攻擊,甚至被釘十字架,因為耶穌就是如此。

◎恐懼驅使我們自我保護,愛則驅使我們建立連結。恐懼的目標是生存,能平安的度過今天就好,然而愛的目標卻是成長茁壯。(約壹4:18)這週的天國在我家特會,我們學到三個出於恐懼的教養風格:

1.權威式。進入完美和控制模式:我害怕你亂搞,所以要用說教、規則和懲罰的方式。2.消極被動式。孩子出乎意料的行為和家裡的混亂,讓父母感到不知所措和無能為力。3.放任式:害怕孩子拒絕,所以父母會給他很多自由,要什麼都答應。

※這些都是在教養孩子或門訓牧養時,本能所表現出來「戰鬥或逃跑」反應的不同版本。它們都是由恐懼和自我保護所驅動,最終帶給我們下一代疏離和害怕。除非我們認出來且悔改,不然會在孩子身上複製這些行為模式。

良好的教養模式:參與式。「我會制訂規則並強制執行你選擇的後果,但在此過程中我要與你建立心與心連結的關係。」它傳遞的是:我不要求完美,不怕你犯錯,也知道有時你必須從錯誤中學習。但我相信你是剛強有能力、有責任感的人,即使你現在正經歷混亂和痛苦,但我會陪在你身邊。因為我要連結的是你的心,而不是以你外在的表現來定義你。

◎如果不處理內心的恐懼,就會陷入1.完美主義的戰鬥反應:如果我能恐嚇你,讓你不敢再跟我頂嘴。2.完美主義的逃跑反應,只是一味地逃避或忽視學校老師或孩子試著表達有什麼問題。3.完美主義的麻木反應,我們承認自己有多失敗,就算家裡一團亂,也只想躲在房間看電視。每當我們因恐懼而做出反應時,我們就失去連結,除非我們願意放下完美主義(對理想婚姻和親子關係的假象),在愛中的連結就不可能發生。

◎真理不是你定義,而是神定義的。所以參與式的教養,不但一點都不完美,更不是出於我們對完美主義的反應。動機在於:神已經使我完全。

改變的最高層次是對身分的認知與信念。在太5:48,耶穌說,靠自己永遠都不可能完全,但因著在十架上所成就的,神已經使你跟天父是一樣的完全。只要有一個罪,你就不可能見神的面,但祂的恩典卻完全遮蓋你的不完美。

天父是恩典的天父,天國文化是恩典的文化。邀請你仰望為你信心創始成終的耶穌!開啟我們全新生命的是恩典,完成神所有在我們生命中的心意和計畫的,也是恩典。

相關文章

2025.04.02
主崇信息精華|戴繼宗牧師|勤作主工、盼主再來|2025.03.30
今天要講的題目:殷勤作主的工作,盼望主的再來。馬太福音24章第3到第14節。在內地會我高祖父戴德生所設立的差會。有一位早期的宣教師,他的名字叫曹雅直。他是一個蘇格蘭人,他有一隻腳瘸了。當時他想去中國宣教,他的一句話打動了戴德生的心,他對戴德生說:「你有沒有看到許多兩隻腿都好的人不去,那當然只好我去了。」他成為第一位把福音帶進溫州的宣教士。 整個馬太福音的裡面,記載了耶穌所講的五篇道,分別為八福之道...
2025.03.27
主崇信息精華|周神助牧師|透視以利沙跟隨的門道|2025.3.23
本週經文:王下二1-15 有句話說,外行人看熱鬧,內行人看門道。到底真正的門徒,要跟隨什麼樣的門道?先知門徒很多,但只有一個人,以利沙,跟隨以利亞從吉甲、伯特利、耶利哥,到約旦河,以利亞就升天了。 一.跟隨「神的旋風」(王下二1、11) 不要只是跟隨人帶來的旋風,這些都會過去。現在是台灣的關鍵時刻,在神的心意裡要記住他的命定,成為列國的祝福。  二.跟隨「神的差遣」的人(王下二2) 跟隨不只是跟隨...
2025.03.17
主崇信息精華|周巽正牧師|禁食:預備油的生活|2025.03.16
一、前言: 馬太福音二十五章「十個童女」的比喻提醒我們:迎接新郎(基督再來)最關鍵的是「預備油」,與神建立親密關係、持續被聖靈充滿。周巽正主任牧師藉此強調聖靈同在的重要性,並探討如何在日常生活中預備油。 二、經文中各樣預表 「童女」代表重生的基督徒,她們都拿著燈迎接新郎,象徵認識耶穌、期待祂再來的人。「燈」代表好行為,基督徒的生命見證,使人將榮耀歸給神(太五:16)。「油」象徵聖靈的同在與澆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