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糧70|10/11堂慶回顧|跟隨聖靈帶領,走到世界地極
文字/陳怡璇 照片/康恩得、吳旻翰、莊侑勳
刊登日期/ 2024.10.12
靈糧七十堂慶來到第二天,牧者與弟兄姊妹齊聚一堂,熱情不減,旅居紐約多年的紐約豐收靈糧堂蕭慕道牧師帶了六位弟兄姊妹回來參加靈糧70,「我感受到靈糧堂的牧者很真實,不講高言大志,願意把生命中的挫折與黑暗面講出來,呈現真實的生命。」「這次回來,看見我所愛的教會不斷的成長,後來的榮耀大過先前的榮耀。十六字的教會異象,整理得如此清楚,也在每堂訊息中不斷強調、帶領我們思想,覺得非常寶貴。」美國休士頓靈糧堂主任牧師高繼峰分享。
力行聖經:福音的大能,倚靠聖靈成為神兒女
第二天堂慶的主題,圍繞在「力行聖經」、「權能宣教」。「我們一生都在『福音』的門徒訓練裡面。」上午,台北靈糧堂主任牧師周巽正點出力行聖經的意涵。中午,舉辦了《神助》簽名座談會,本書紀錄了靈糧大家長周神助牧師八十餘年的信仰旅程。
「很多人以為,我們是為了七十週年出的書。但其實它是聖靈催逼的結果,提醒我不能愧對天父擺在周爸爸生命裡的寶藏!」座談會伊始,與談人台北靈糧堂創意處處長晏信中分享出版歷程。
周神助表示,每個牧者的領導模式不一樣。關於各項事工,他起初都沒有太清楚的藍圖,「我只是領受,感覺出於神,就自己先往前走。如果有人感覺對了、願意跟,那就一起往前走。我對靈糧堂、對靈糧網絡、對台灣眾教會的作法都是這樣。」於是,所有一開始不清楚的異象,最終仍集結出一股爆炸的力量。
下午「權能宣教」邀請海內外牧者、宣教士分享實踐福音的歷程、跨文化宣教在ONE中跨越的旅程。「神要我們活在from God,而不是活在for God裡。」張靜蓉分享自己的服事歷程,曾經從早到晚探訪、牧養,身心俱疲的空轉服事,心中充滿憤怒,但經歷天父的愛後,效法耶穌,和天父在一起,展開愛中事奉的旅程。靈糧全球使徒性網絡主席周神助分享學會倚靠聖靈行事愛主與愛人的根基。
午後第一堂「權能宣教:地方的福音實踐」分享台北靈糧堂近年的社會服務事工,邀請來自萬華、南勢角、員林、民雄,四個地區牧會的牧者,談談這幾年扎根在偏鄉、資源有限、需求大的地區,如何實踐福音。
民雄靈糧堂主任牧師李國煒率先分享,「如果我們真心作在有需要的族群上面,資源就會慢慢連上來,照著上帝的吩咐去做,斷不會缺少上帝的供應。」雙園靈糧福音中心文茂浩牧師則說,剛開始到萬華,他一家一戶訪視,在榕樹下唱詩歌給老人聽,起先沒人認識他,到後來萬華當地發生大小事,從車禍、遊民路倒送醫等,大家都會聯絡他。
南勢角靈糧堂主任牧師許珍秀接待了二百多位從緬甸來台灣念書、工作的孩子,「教會資源有限,但我們每個主日都會為他們預備愛宴,神親自為教會連結資源。」聚會末了,台北靈糧堂執事陳逸文帶著弟兄姊妹禱告,「求神使用我們的雙眼去看、使用我們的雙手去觸碰這個世代,讓我們的生命可以活出耶穌的樣式。」
跨文化宣教會談:在ONE中跨越
午後第二堂「權能宣教-當福音跨越疆界」,邀請到四位長期投入跨文化宣教的牧者、宣教士,分享神如何帶領他們跨出舒適圈,效法「最好的跨文化宣教士」──耶穌,走遍各城各鄉。美國洛杉磯真道靈糧堂主任牧師王惟中,其人生格言為「神說了算,你敢不敢?」她勉勵會眾要與與聖靈成為One,只要是被聖靈差派去宣教,就不用害怕能力不足。其次,是與家庭成為One,讓孩子從小看著父母的榜樣,在世代中倚靠One參與宣教,最後則是橫向的One,跨教會一起去短宣、回應大使命。
綽號「非洲王子」的美國矽谷生命河靈糧堂牧師王亞辰(James Wang)分享與「萬國逐家佈道團」一起合作的宣教策略,另外也發展出更多元的宣教平台,讓各行各業的弟兄姊妹都能參與,為神得著更多靈魂。加拿大溫哥華靈糧堂牧師胡惟開(Danial Hu),則分享他所領受的「One」,是一代一代的傳承累積而成,宣教必須從禱告開始,面對跨文化,他指出「不是誰適應誰的文化,誰跨入誰的文化,而是彼此都朝向天國文化、神的文化靠近。」
來台灣十多年的台北靈糧堂宣教士康仁秀(Danny Kang),表示自己是2019年第一次參與在肯亞SuperTeam,於當地與團隊合作蓋圖書館的過程中,實際體驗到跨牧區、跨年齡、跨職業的宣教合一。
「拿細耳呼召並不是某個年紀的專利,而是與心志有關。」第二天晚上,周巽正指出,神不只要興起拿細耳的年輕人,也要興起拿細耳的父母、祖父母及家庭。他說,創立台北靈糧堂的趙世光牧師,回應神呼召時也只有十七歲,所以不要小看自己年輕,要相信「在神沒有難成的事,挪去蒙蔽我們的帕子,使神的作為能透過我們彰顯出來。」相信靈糧大家庭,可以世代同心同行,一同領受拿細耳人的心志,分別為聖,為主而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