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7月至9月大事記

作者:楊青山 輯 來源:期刊 - 2018靈糧季刊第四季 - 2018-10-22出版 類別:教會事工

刊登日期/ 2018.10.02

●7月,台北靈糧堂佈道月啟動!在宣教大樓連續四週的星期六晚上舉行講座,以「翻轉心價值」為主題,有生命、職場、生死、家庭四個不同的面向,四場佈道會總計約4,600人次參加。

●7月1日,兒少牧區在靈糧山莊的第一堂聚會,開始採用中英雙語方式講道。

●7月7日,裝備中心教會歷史專題「信仰真偽辨——初代教會為我們建立的偉大信仰根基」,由林瑋玲老師授課,學員迴響熱烈。

●7月7至17日,謝禮興執事率醫療團前往肯亞貧民窟,五天內治療超過2,000位居民。

●7月9至12日,青年牧區於逢甲大學舉辦2018才藝品格營,共有1,975人參加。

●7月27日,社會關懷處依長期照顧服務機構設立許可及管理辦法第三十五條,大安日照轉為長期照顧服務機構,更名為:社團法人台灣愛鄰社區服務協會私立愛鄰社區長照機構。

●8月8日,「台北靈糧堂門徒裝備中心Youtube頻道」開播生活關懷講座、研經特會影音,提供會友線上收看。

●8月20日,家庭事工中心「世代傳承——親子探索隊」超能挑戰行程,共有24人參加。

●8月21日,龍門里辦公室與宣教和平KC館、社會關懷處及樂樂館,於愛鄰樓三樓,合作辦理「樂活祖孫情」,來服務、尊榮長輩。

●8月21至23日,青年牧區於靈糧山莊舉辦2018青年覺醒特會,白天約有914人參加,晚上約有1300人參加。

●8月24至9月25日,宣植處首次舉辦宣教月——先知性藝術展,透過繪畫傳遞神對宣教的心意與呼召。

●8月26日,台灣愛鄰協會在台北車站南二門廣場舉行「紅豆生南國——2018印尼國慶文化活動」,讓印尼新住民也能享受到國慶日的歡樂與家鄉的溫暖。

●9月1日,宣植處正式啟動Imission1臉書專頁,讓更多人能夠即時專注宣教動態。

●9月3日,兒少牧區第51期小撒母耳禱告宣教訓練中心採用中英雙語方式教學。

●9月8日,國際牧區Wonder女性事工第一次於復興分堂聚會,162人參與。

●9月15日,靈糧山莊辛亥KC館和興昌里合作辦理「寶寶造型爬行賽」創意體能活動,邀請里長和靈糧幼稚園園長祝福禱告。

 

靈糧全球使徒性網絡

新成立分堂

7月:「台東611靈糧堂」由于恩潔牧師負責,「香港611靈糧堂」遮蓋。

負責人更換

8月:「美國奧蘭多靈糧堂」負責人改由張民先牧師擔任。

活動

●7月17至19日,於「台中東海靈糧堂」舉辦2018年下半年「先知網絡聚集」,計28間分堂,120位牧長及弟兄姊妹參與,在主的同在中,有美好的操練及連結,領受神在各地區的心意。

●8月6至8日,於「台中東海靈糧堂」舉辦「2018教師團隊建造研經退修會」,計17間分堂,35位傳道同工參與,在研經和教學有更深的分享及提升。

●8月28至29日,於「台北靈糧堂靈糧山莊」舉辦「全台靈糧堂會主任牧師退修會」,計116間分堂,212位牧長參加,在傳福音、宣教等議題有深入的分享、代禱及連結。

相關文章

2025.04.22
《週報選文》重修城牆—生命修復之旅
我在2010年蒙召進入靈糧神學院就讀道學碩士,並在2014年畢業。到了2020年底的跨年禱告會,領受了「重修城牆」的異象。2021年就在妻子的鼓勵下,報考了靈神牧靈諮商科,錄取當下最感恩的就是能夠重回靈神這個溫暖的大家庭,同時展開一段重建與修復生命的旅程。 回到起初的愛–從「和解」到「和好」 雖然父親已在2007年回天家,但我一直對父親早年為朋友作保的事耿耿於懷。進入牧靈諮商科就讀後,...
2025.04.08
《週報選文》與神同心,與人同行:牧靈的內外兼修之旅
畢業在即,回顧在牧靈諮商三年半的時間,從一個輔導諮商的小白,成長到現在有能力做一對一諮商,以及夫婦協談,是我就讀牧靈諮商的最大收穫。在這裡我得到內外兼修的訓練,不僅僅是學到諮商輔導的技術,在心性上也得到轉化與蜕變。  牧羊人的外功與內功 超過三十年的信仰生活讓自己在各種課程、特會及醫治下,生命有得到很多的突破與成長。但是在我身上有用的方法不一定對他人也起相同的作用,因此在關顧輔導他人上我遇到瓶頸,...
2025.03.27
曾是隨時會死的病患,如今找到天上的家
「這個孩子,應該養不活啊!」 這是記憶裡,爸爸對我說過的、讓我印象最深刻的評價。身為家中第五個孩子,我的出生,只為父母帶來負擔,尤其十歲那年,我們家破產了,錯誤的自我認知和過度的生活壓力,漸漸地,我真的成了好像隨時會死的人:慣性中耳炎、長期眩暈症、內耳因高燒受損,更曾十天內車禍三次,導致尾椎肌腱炎纏身多年。 因此,在遇見上帝之前,我是靠著意志力「選擇」活下來的:我努力活得更好,努力不懷疑自己,同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