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間教會的11位青年領袖組成的愛多短宣隊:齊心舉辦200多位兒童營會

文|莊依軒,照片|廖芳伶

刊登日期/ 2023.09.12

「透過孩子們單純又直接的眼神、每個笑容和擁抱,讓我們感受到神放在我們當中無隔閡的愛,成為我們的黏合劑。」2023年6月23日,由頭城靈糧福音中心、板城靈糧福音中心、五股靈糧福音中心、竹圍靈糧福音中心及蘇澳芥菜種靈糧堂而來的11位青年領袖,組成為期兩週的海外短宣隊,在肯亞恩慈學校愛多分校,舉辦200餘位、年齡從幼童到國中生不等的兒童營會,在多重挑戰中帶下神福音的大能!

多年服事的瓶頸 決定出發肯亞愛多

1999年1月1日,Bonface牧師(現任愛多分校校長)至當地建立愛多分堂教會,又看見當地許多孩子無法上學,選擇在2002年開始建立愛多分校。

Bonface為肯亞恩慈學校創辦人夫婦—James牧師和Melody牧師帶出的門徒,過去他是牧師夫婦差派的三組門徒的其中一組,唯有Bonface持續至今,使愛多分校成為許多短宣隊祝福的地點,常與眾人分享神一路成就的見證。

「以前短宣是花很多時間預備去給,這次則是花很多時間到神面前禱告。」首次擔任肯亞愛多短宣隊隊長的廖芳伶傳道深知,此行有來自不同福音中心與分堂的夥伴,每個人都帶著自己服事多年的習慣與才幹參與。她談到,「每次線上會議都帶著興奮與期待,也學習不斷放下自己、學習順服。」短宣隊員出發前,同心在神的面前尋求,期待按著彼此的渴望與恩賜給出自己的那份。

愛多短宣隊的隊員組成,多是在教會服事已久的領袖同工,許多人在教會服事與短宣籌備過程,因憂心無法兼顧而掙扎,頭城靈糧福音中心陳柏全弟兄以及五股靈糧福音中心的孟慶珈傳道,就是如此。陳柏全坦言,「在決定參與前,除了擔憂許多服事、工作交接及學業無法兼顧,也面臨到服事的瓶頸。」雖然來自不同福音中心,孟慶珈也坦言,「在出發前原本很擔心連續不在教會兩週,會帶來服事上安排的困擾。」

在決定參與短宣前,被例行性事務、繁忙服事充斥生活的陳柏全更指出,「我很難在服事中看見神的心意,陷入許多的埋怨和疑惑中。」就在他帶領學生的靈修營中,神邀請他加入到愛多短宣隊,並告訴他,「是否相信我會親自帶領你跨越這看似許多的難關?」陳柏全說,雖然愛多短宣隊時間點和暑假許多的營會籌備有衝突,卻很感恩,「我得到遮蓋牧者的大力支持,和弟兄姊妹許多的祝福,使我能夠順利的出發,參與在肯亞短宣隊當中。」

同樣得到牧者支持、以及教會弟兄姊妹奉獻支持的孟慶珈,也沒有後顧之憂,「出發前,上帝提醒我,這次短宣要和孩子們一同領受、經歷上帝,學習成為領受恩典的人。」帶著期待神要做新事的心情,孟慶珈走上肯亞愛多短宣的旅程。

11位短宣隊員的首要任務:4天的200人兒童營會

肯亞愛多短宣隊的首要任務為4天的200人兒童營會,11位短宣隊員到達當地後,馬上要迎來三大挑戰:第一、1位短宣隊員至少需要帶領20幾位學生。第二、必須教從幼兒到國中生的族群學會編織圍巾。第三、營會日期強撞當地穆斯林假期。

1.我們還沒有做甚麼 卻早已被歡迎和接納

走進愛多小學,迎接第一天的兒童營會,孟慶珈談及,「孩子們用我們預備在主日獻詩的原住民敬拜歌曲來迎接我們,每個年級的孩子輪流用舞蹈、音樂來歡迎我們到來。」每天只要短宣隊員一抵達學校,學生們就會熱情的和他們擁抱,「這好像在告訴我們,就算我們還沒開始做什麼,就早已被歡迎、被接納和被愛。」

已經前往愛多兩次,卻因著語言、文化隔閡,加上太專注在服事上,和當地的牧者與孩子沒有太多熟識的廖芳伶表示,「在踏進愛多學校的那一刻,一股超越我能理解的愛與接納流通在我們之間。」從一開始和Bonface牧師聯繫,到結束在愛多的所有服事,她真實感受到當地牧者與孩子對短宣隊員的歡迎,是超越隊員們所能想像的愛。

2.看見孩子拿到毛線團發亮的眼神 我相信他們一定做得到

愛多短宣正巧碰上南半球的冬季,於是竹圍靈糧福音中心的田作婕主動提出在兒童營會帶學生們織圍巾,且也獲得團員支持,但直到肯亞愛多當地,她才有時間教隊員們如何編織,「當我看到他們面對編織的反應時,我也有些擔心會不會太難,但是心裡一直有聲音說:他們一定可以的!」

在學生年齡從幼兒到國中生都有的兒童營會,服事期間狀況不少,田作婕坦言,「有的孩子手太小、有的孩子完全不懂,雖然我們有分班,但是隊員們大部分都擔心孩子三天可能做不完一條。」即使第一天成果慘淡,但她回想每個學生們拿到毛線團的那刻,眼睛都在發光,很想要學會織出一條圍巾,田作婕表示,「我們相信他們可以完成,就像上帝一直相信我們能做到!」

最後一天的兒童營會,看見孩子們脖子上掛著自己編織的圍巾、露出喜悅的笑容,讓她心裡忍不住讚嘆神的作為,田作婕談到,「我們能做的真的不多,但能夠陪伴他們、為他們禱告,心中是如此的滿足。」

 

3.自己同樣火熱追求主的心志 究竟被遺忘在哪裡了

最後兩天的兒童營會,剛好強撞當地穆斯林的假期,理論上,學生們都是放假的。竹圍靈糧福音中心的陳勁成弟兄坦言,「當我心中猜想會不會人數變少,卻看到所有孩子早早到來,並穿上好便服。」兩天的穆斯林假期,讓短宣隊有機會奉獻午餐給學生們吃,陳勁成分享,「每一雙看到肯德基的眼睛瞬間發亮,雀躍的領取午餐,甚至還有帶回家與家人分享的。」

陳柏全也指出,「在呼召時,學生們也是一整群蜂擁向前,在他們的眼裡,我看見一顆火熱愛主的心,沒有任何瑕疵的純粹。」在為學生們禱告時,感覺有一個聲音提醒他,「自己當初同樣火熱追求主的心志,究竟被遺忘在哪?回應神而投入全職的我,是否有勇氣和心志為主堅持到底!」參加短宣隊看似是要去給予,陳柏全卻因而再次點燃生命呼召。

盼在服事及宣教路程 延續感動

「在不同的短宣隊員中,一直聽到同一句話:一直以為我們是要來給,卻看見神讓我們不斷在肯亞這片土地上得著。」廖芳伶回頭數算這趟充滿恩寵的短宣,不只是在兒童營會中,隊員們被孩子們單純的眼神感染,重新與神的愛對齊,她表示,「從奈洛比要搭車前往愛多的那一天,才得知 Bonface牧師的屬靈父親James牧師,已經預備好和我們一同搭九個小時的車前往,要全程與我們在一起。」短宣團員從抵達愛多學校前,就有重要的屬靈遮蓋隨行,使他們更深的感受神的同在。

在2023年7月6日,短宣隊員從肯亞回到台灣,各自要回到自己服事的崗位上。孟慶珈提到,「在這次短宣中,我其實沒有特別做什麼,只是單純的跟孩子們待在一起,和我所遇見的人簡單的互動。」曾因為全職事奉多年而感到迷茫的她,在短宣中重新得到神的滋潤和恢復,孟慶珈談到,「短宣快結束時,有點害怕這不可思議的經歷只停留一週,感動很快就會在日常生活裡被消磨殆盡。」但上帝卻再次鼓勵她不要怕,「因為關鍵在於眼光的改變、生命的更新。」這也是11位隊員在愛多短宣中所領受到的禮物。

 

相關文章

2025.02.19
音樂與見證的交織,生命改變的旅程
2024年11月3日,台北靈糧堂新酒小組長Molly(蔡孟彤),為了傳福音,號召26位同工籌備音樂見證會,當天有近百人參與,其中有25位新朋友是首次踏進教會。這場以音樂創作發表,結合見證分享的活動,讓許多福音朋友及基督徒被神的愛觸摸。 「有天,神很深地感動我,『如果妳可以呼召小組員,把他們生命中被轉化、被醫治、恩典的故事一起說出來,結合詩歌辦一個音樂會呢?』」在2023年底,Molly領受要邀請小...
2025.02.18
《倍速推進的大能——禁食》書摘:給我一個禁食的好理由(不如給六個?)
禁食還有許多其他目的。我之所以選擇這六點,是因為它們將帶領我們學習聖經中的一些例子,這些例子多年來為我的禁食帶來 了目的。所以請拿出你的聖經,準備好刻意來尋求禁食吧。為了幫助您發現禁食的目的,我在此提出幾個有助於更深探究的問題:
2025.02.18
【台灣拿細耳人集訓見證】以神為中心,領受拿細耳人的呼召!part2
看拿細耳集訓見證part1 台東靈糧堂 社青/亭亭 「過往,我覺得有刺青看起來很酷,但根源其實是自卑感和錯誤的身份認同。」第一天聚會,李協聰牧師領受要為身上有刺青的人禱告,當下我很驚訝,卻也感受到天父要更深的醫治我,因為刺青帶來的羞愧。我參與在教會的兒童、青少年事工,曾有家長看見我的刺青,向牧者表達擔憂,覺得我會帶給兒童負面影響。也因此雖然我服事下一代,卻常會在意別人的眼光,然而,在聚會中的禱告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