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ing’s kids:讓主日學成為孩子不怕犯錯、與老師一同經歷神的地方!

文|創意處賴若函,照片|林璐儀

刊登日期/ 2023.09.13

「希望兒童主日學是好玩、孩子跟老師一起經歷神的地方;是一個真實做自己、允許犯錯但不斷成長的地方。 」週六King’s Kids主責同工林璐儀,目前和十多位老師一同服事週六聯合崇拜的六、七十位兒童。回首八年前,在美國被神呼召、回台服事孩童的旅程,一路充滿神的帶領。

林璐儀作為「靈糧寶寶」,一路在教會忠心服事,從國高中生輔導、到大專、社青的小組長,有豐富的牧養經驗,同時對兒童也不陌生,早在九二一大地震、教會至南投辦飛行品格營,就接觸過兒童。後來她到美國念書、結婚生子、和先生一起創業,也在當地教會服事,生活看似一切安定,直到腓力牧師有次到美國辦特會,帶來關鍵的改變。「我在禱告中,有看到孩童的臉,想起九二一時福音隊孩子的臉。」

而丈夫林先達,當下人在其他房間,也領受到神給他的呼召,回來服事台灣的年輕人。兩人認真討論後,決議把公司調整為遠端遙控,一家四口搬回台灣,每年不定期飛回加州的公司,其他時間多在台灣定居。

以福音為本,放下「我該做什麼」的教學方針

回到台北靈糧堂,林璐儀從幼兒開始服事,一直到2022年正式接手跨學齡的兒童事工,漸漸感受到和以前不一樣的教會文化。例如2022年,主任牧師周巽正親自重組全教會兒童師資團隊,對焦未來的教學、團隊牧養策略;並且在2023年,帶領兒童團隊參與City to city「以福音為本」的訓練課程(編按:紐約救贖者長老教會(Redeemer Presbyterian Church)提摩太‧凱勒牧師(Rev. Timothy Keller)發起的Redeemer CITY to CITY 都市植堂全球事工網絡,在台灣地區的負責人為黃國倫牧師),期待打破宗教、形式主義的影響,讓「福音的大能」成為團隊核心價值。

上完課程,團隊花時間交流心得,林璐儀最大的收穫是,看聖經的角度不再是「我要做什麼」,而是「神為我成就了什麼」。「如同愛的真諦裡面說要凡事相信、凡事包容,其實人很難做到,但這就像是上帝給我們的情書,祂對我們凡事相信、凡事包容。」她期待,未來兒童師資們可以引導孩子更多看見「神已經為他們成就、所做的,繼而自然帶出回應神的行動」。

事實上,這些年在天國文化中,兒童團隊也形塑了不一樣的氛圍。林璐儀說,過往大家印象中的主日學,以「有禮貌、有規矩」為標竿;現在雖然罵髒話、打架仍舊是不對的,但老師不會用孩子一時的行為來定義他們,而是教導孩子用正確的方式去溝通和表達。「每個孩子帶著他們原生家庭的溝通方式來到King’s Kids,在這裡他們要學會尊重、彼此包容、一同認識神。」林璐儀強調。

老師是引線人、不是製造規則的人

「兒童主日學不是被框架住的,可以像一條線,就像幼兒園的小孩拉繩子排隊走路,那條線是神在拉我們,老師可以成為引線人,但不會push孩子做很多事。」林璐儀觀察,King’s Kids老師多半思考的是,如何在一個公版的教案上,製造機會讓孩子更多參與。

例如高年級的學生,就讓他們更多有上台的機會,講笑話、帶破冰等等,讓孩子更多呈現他們的想法;在敬拜的時候,如果有孩子不想參與,那麼週六兒童團隊的原則就是以尊重為前提:「不要偷走別人與神相遇的時間」,不要干擾他人,你可以擁有自己與神相遇的方式。

林璐儀舉例,四月份有一次聚會,幾位孩子破冰時間結束後不想敬拜,這時候主責的小乙老師順勢而為,決定把燈關掉,以不干擾外面大堂的敬拜為前提,讓孩子繼續丟氣球一百下後,原地坐下,分享這週的近況、彼此代禱。

林璐儀不只是陪伴他人的孩子,在面對一雙兒女時,也有挑戰。她看見孩子出生於基督徒家庭,在信仰中的拉扯,例如每一次聚會為了父母的服事,都要等到最後才能走;當父母花在服事上的時間太長,也影響他們對神的信心。雖然心中會有虧欠,但林璐儀也盡力溝通,期待孩子委身於教會,在青少階段結交真實的友誼、成為彼此信仰上的拉力,「我期待他們知道教會是個家,有歸屬感,除了老師跟學生的關係真實,同儕之間也可以很好。」

也因此,她樂於看到孩子跟其他服事同工的孩子玩在一起,週末自己約起玩樂行程,老大林又旭甚至對她說,「最好的朋友,都是教會的朋友,是一起長大、是一輩子的。」

在生活中,她則透過睡前的精心時刻,傾聽孩子的各種心事。例如當他們問:有一天如果發現這個信仰是假的怎麼辦?都是自我催眠怎麼辦?林璐儀的回應是,「我會為你禱告、經歷神的真實,但目前而言,這本聖經流傳了幾千年,是一本有智慧的好書,你先把它當一本好書看!」她不會強迫孩子唸聖經、建立禱告祭壇,而是在靈修有感動時,跟孩子分享某些段落,她相信,在認識神的過程中,某個時刻,神會讓他們看見、知道祂的真實。

「我很喜歡孩子叫我小璐老師的那一刻!」有一次受洗典禮,King’s Kids有兩個孩子受洗,林璐儀走進山莊、突然聽到樓上有兩個孩子大喊「小璐老師,你怎麼在這邊?」當下她覺得很滿足,因為可以感受到他們的開心,「我抬頭、看到他們的笑容,覺得這真是一個家。可以說,與神同工、服事每一位君尊的兒女,看見神對他們的喜愛、滿足,就是每一位King’s kids老師最深的滿足。

 

  • 兒童主日學
  • 以福音為本

相關文章

2025.04.08
《週報選文》與神同心,與人同行:牧靈的內外兼修之旅
畢業在即,回顧在牧靈諮商三年半的時間,從一個輔導諮商的小白,成長到現在有能力做一對一諮商,以及夫婦協談,是我就讀牧靈諮商的最大收穫。在這裡我得到內外兼修的訓練,不僅僅是學到諮商輔導的技術,在心性上也得到轉化與蜕變。  牧羊人的外功與內功 超過三十年的信仰生活讓自己在各種課程、特會及醫治下,生命有得到很多的突破與成長。但是在我身上有用的方法不一定對他人也起相同的作用,因此在關顧輔導他人上我遇到瓶頸,...
2025.03.27
曾是隨時會死的病患,如今找到天上的家
「這個孩子,應該養不活啊!」 這是記憶裡,爸爸對我說過的、讓我印象最深刻的評價。身為家中第五個孩子,我的出生,只為父母帶來負擔,尤其十歲那年,我們家破產了,錯誤的自我認知和過度的生活壓力,漸漸地,我真的成了好像隨時會死的人:慣性中耳炎、長期眩暈症、內耳因高燒受損,更曾十天內車禍三次,導致尾椎肌腱炎纏身多年。 因此,在遇見上帝之前,我是靠著意志力「選擇」活下來的:我努力活得更好,努力不懷疑自己,同時...
2025.03.20
21天禁食禱告見證:回到與神的連結中,從新開始、美好事正在發生!
21天禁食禱告會將邁入第三週,在場場禱告會中,眾人領受聖靈的澆灌。來看三位弟兄姊妹的見證: 回到與神的連結中,更深認識神的話 台北靈糧堂成人牧區/邱彥彰 21天禁食禱告前的一個主日,周巽正牧師說,禁食最重要的核心是,回到與神親密的連結中,所以我以此為目標,開始每天一餐的禁食,並成功禁食了前三天。在第四天晚上,忍不住吃了東西。不過當晚,小組有例行每週一次的線上讀經,跟著教會進度一起讀創世記一到三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