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靈糧季刊第三季no-25】成為貴重的器皿

口述/區永亮 整理/汪于茹

刊登日期/ 2013.09.27

「然而, 神堅固的根基立住了; 上面有這印記說:『主認識誰是他的人』;又說:『凡稱呼主名的人總要離開不義。』在大戶人家,不但有金器銀器,也有木器瓦器;有作為貴重的,有作為卑賤的。人若自潔,脫離卑賤的事,就必作貴重的器皿,成為聖潔,合乎主用,預備行各樣的善事。你要逃避少年的私慾,同那清心禱告主的人追求公義、信德、仁愛、和平。惟有那愚拙無學問的辯論,總要棄絕,因為知道這等事是起爭競的。」(提後二19~23)

一、我們都是神的貴重器皿
「器皿」是指廚房或飲食的工具,包括鍋、盤、碗、碟……等,是生活中普遍使用的器具。貧苦人家可能僅有碗和筷子;但大戶人家有很多種器皿,而且還分價值高的、價值低的。
「金器銀器」和「木器瓦器」有兩種解釋,第一種是「金器銀器」是貴重的,「木器瓦器」是卑賤的;第二種是大戶人家裡這些器皿都是可以使用的。滿多解經家認同第一種解釋,不過重點應在於分別器皿是「貴重的」器皿,還是「卑賤的」器皿。
1.何為貴重的器皿?
從消極面來看,貴重的器皿會離開不義,逃避少年的私慾;積極面是追求公義、信德、仁愛、和平。貴重的器皿不會做不義的事情,而且他不隨從私慾或自己的心意。私慾不只是情慾,還包括驕傲、貪心、放縱……等。
「公義」是神的性情,追求公義便是追求合乎神心意的事情。「信德」就是單單信靠神。「仁愛」就是神的愛,「和平」是要成為別人的幫助和祝福。貴重的器皿不僅為神而活,而且照神的心意來活。
2.何為卑賤的器皿?
卑賤的器皿不但是跟貴重的器皿相反,而且還喜歡「愚拙無學問的辯論」,意指他講的內容不合邏輯,只是為了爭而爭,假裝他很行。貴重的器皿不會一天到晚跟人家爭論,因為他的滿足、自信在乎神,而不是靠自己。
不管我們是「金器銀器」或「木器瓦器」,能不能夠被主人使用,是跟「貴重的」或「卑賤的」有關係。

二、我們都可以成為貴重的器皿
1.自潔
第一,信仰要潔淨。我們的信仰要準確、合乎神的心意,若是我們的思想、觀念、理念中還有跟神的心意不一樣,甚至相反的地方,我們一定要省察。所以神的話很重要。第二,生活要潔淨。意思是我們的行為、性情……都要潔淨。我們的生命要對,生活也要對。
2.脫離卑賤的事
「脫離」就是遠離,可能是一下子就丟棄,或是慢慢脫離的過程。當然我們希望馬上丟掉所有不好的,即便不是一口氣丟掉,也會越來越遠離惡事,以至於帶出分別為聖的生活。所以我們要親近神、讀神的話語、常在聖靈的光照中。

三、我們定意要成為一個貴重的器皿
當我們成為貴重的器皿,有三件事情會發生:
1.成為聖潔
成為聖潔是指我們單單屬於神。主人的家可能有很多的器皿,但是當這器皿被主人使用的時候,它不但被主人尊榮,並且它也尊榮它的主人。
2.合乎主用
「願意被主用」跟「能夠被主用」在程度上有很大的分別。神是聖潔、公義的,祂在選擇器皿時,是要找屬乎祂並且討祂喜悅的器皿。
我父親有一雙象牙筷子,是他專用的。吃飯前,我父親就用手摩那雙筷子,慢慢地筷子從白色變成透明的,很漂亮;吃完飯後就把筷子洗乾淨收進袋子。雖然筷子都一樣,但這雙筷子是他喜歡用的。
3.預備行各樣的善事
「預備」是準備好、隨時可用。「善事」不僅是
做好事,更是指做神的事。耶穌說:「除了神一位之外,再沒有良善的。」(可十18)當聖經講到「美善」,都是指神的事情。我們這被造的,能做創造我們的神所做的事情,這是神將我們提升的最高境界。
讓我們定意成為貴重的器皿,好讓神可以放心的用我們,來成就祂的工作,並成為這地的祝福。

(作者為台北靈糧堂主任牧師)

相關文章

2025.02.19
音樂與見證的交織,生命改變的旅程
2024年11月3日,台北靈糧堂新酒小組長Molly(蔡孟彤),為了傳福音,號召26位同工籌備音樂見證會,當天有近百人參與,其中有25位新朋友是首次踏進教會。這場以音樂創作發表,結合見證分享的活動,讓許多福音朋友及基督徒被神的愛觸摸。 「有天,神很深地感動我,『如果妳可以呼召小組員,把他們生命中被轉化、被醫治、恩典的故事一起說出來,結合詩歌辦一個音樂會呢?』」在2023年底,Molly領受要邀請小...
2025.02.18
《倍速推進的大能——禁食》書摘:給我一個禁食的好理由(不如給六個?)
禁食還有許多其他目的。我之所以選擇這六點,是因為它們將帶領我們學習聖經中的一些例子,這些例子多年來為我的禁食帶來 了目的。所以請拿出你的聖經,準備好刻意來尋求禁食吧。為了幫助您發現禁食的目的,我在此提出幾個有助於更深探究的問題:
2025.02.18
【台灣拿細耳人集訓見證】以神為中心,領受拿細耳人的呼召!part2
看拿細耳集訓見證part1 台東靈糧堂 社青/亭亭 「過往,我覺得有刺青看起來很酷,但根源其實是自卑感和錯誤的身份認同。」第一天聚會,李協聰牧師領受要為身上有刺青的人禱告,當下我很驚訝,卻也感受到天父要更深的醫治我,因為刺青帶來的羞愧。我參與在教會的兒童、青少年事工,曾有家長看見我的刺青,向牧者表達擔憂,覺得我會帶給兒童負面影響。也因此雖然我服事下一代,卻常會在意別人的眼光,然而,在聚會中的禱告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