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週年特刊】流淚谷成為泉源之地

文|廖素彬

刊登日期/ 1999.01.01

自一九九一年九月設立,中壢靈糧堂走過四年半開荒佈道並更換牧者的低谷期。先是孫牧師夫婦離開中壢。接著繼任的田傳道夫婦在一年後也轉換工場,教會有一年多沒有牧者,全賴同工會的幾位弟兄姊妹艱辛維持。直到一九九六年三月王桂華傳道奉差來到中壢,教會才開始穩定成長。被神熬練經歷了水火,神卻獨自引導教會完成祂精心設計的課程。主栽培弟兄姊妹的信心,催促教會向前邁步;主又煉了教會,逼得大家經常要為教會禱告,並堅固肢體的愛,患難與共、情同手足。
進入豐盛之地
王桂華牧師來到中壢專職牧養後,首先因應教會增長,而放膽憑信心購置會堂。如今我們的會堂座落於中壢市省道與外環道之交會口,目標顯著、交通方便。並於一九九六年九月正式成立財團法人。在牧養上自一九九五年二月在沒有牧人的情況下成立第一個小組,慘澹經營以來,其間從無到有、從混亂到有序、從軟弱到剛強,神蹟不斷。至今已有十七個細胞小組,參加小組的人數將近一百五十,人數的增長令人驚奇。
而更奇妙的是神差派居住楊梅的兄姊,與原劉讚生醫生所屬教會合併成立楊梅靈糧堂。雙方於一九九八年一月第一次接觸洽談,二月開始小組聯誼,該年五月楊梅靈糧堂開始主日崇拜。中壢靈糧堂忽然間從嗷嗷待哺的無牧孤兒,躍升成為楊梅的「母堂」,我們彷彿做夢一般地走出當年流淚低谷,進入了豐盛之地。凡熟悉這段教會歷史的人,莫不心被恩感,口唱心和歌頌神。

建立團隊事奉
一九九八年四月,神差派劉清隆弟兄加入行政同工;同年七月,神學生尤昭然、邱燕碧夫婦畢業加入全職服事;今年七月高淳兒傳道再加入,使得事奉團隊陣容更形堅強,領導教會三大族群(客家人、本省人和外省人)合而為一。團隊事奉的異象顯明後,信徒領袖部份也以成立主席團和顧問團的方式集結為團隊,與全職同工配搭事奉。目前教會的組織架構分為事工部、牧養部和行政部。透過服事團隊,教會的異象和目標亦日益明確。今天當你走進中壢靈糧堂,電梯口斗大的海報揭示著:
1999教會向前走!!
我們的異象:在中壢建立一個剛強有力、滿有榮耀的教會。(弗3:18~21)
我們的策略:藉著小組建造教會,每年增長50%得救人數。(徒2:46~47)
我們的目標:建立一個敬拜、團契、造就、服事、宣教的教會。

我們相信靠著聖靈澆灌的禱告,教會真要在這樣的異象、策略、目標裡落實並大步向前走!

宣教拓植計畫
秉持歷年傳統,教會將每年奉獻收入十分之一作為宣教基金,認領20位亞洲宣教士和13個宣教機構。社區福音方面則著重社區營造的外展事工,如:支持省立桃園醫院祈禱室和中壢福音咖啡屋等。至於學生方面,教會投入「得勝者」及校園社團事工,三年來滿有神的同在也深獲學生的喜愛。今年九月即將開始青年崇拜,願神大大祝福,為神贏得這城的年輕人!
這兩年王桂華牧師持續擔任中壢聯禱會主席,結合教會全職同工及弟兄姊妹給予聯禱會支持與幫助,也成為中壢眾教會的祝福。大家一致的心願是,不只中壢靈糧堂要復興,更願神的國度降臨,醫治這地,建立中壢眾教會,促使眾教會合一並復興!
聖徒裝備系列
我們的裝備課程以「滿有基督長成的身量」為標竿,安排100、200、300、400系列課程,開設主日和週間成人課程。期待師資培訓完備,一次可開闢多元化的聖經和生活造就課程,以滿足各階段兄姊的需要。
經由同心的編寫及不斷修改,如今教會的小組訓練教材兼具本土化和實用性,頗受小組同工和小組長好評。由於口碑相傳,缺課的同工競相借閱錄影帶用心研讀,期待接受最好的裝備來牧養群羊。教會復興與神得榮耀,指日可待!
神愛中壢這城,不斷適時賜下合用的器皿,在中壢楊梅地區同心興旺福音,並使眾教會聯絡整齊,在主裡合而為一。我們相信,神的心意是要叫福音遍傳整個南桃園,使這城被稱為可讚美的城邑 (詩122:3~6) 。今日的中壢靈糧堂,在神的大恩中揮別昔日荒涼無主的光景,扶老攜幼地要承接使命,大步「向前走!」
(作者為中壢靈糧堂同工)

相關文章

2025.02.19
音樂與見證的交織,生命改變的旅程
2024年11月3日,台北靈糧堂新酒小組長Molly(蔡孟彤),為了傳福音,號召26位同工籌備音樂見證會,當天有近百人參與,其中有25位新朋友是首次踏進教會。這場以音樂創作發表,結合見證分享的活動,讓許多福音朋友及基督徒被神的愛觸摸。 「有天,神很深地感動我,『如果妳可以呼召小組員,把他們生命中被轉化、被醫治、恩典的故事一起說出來,結合詩歌辦一個音樂會呢?』」在2023年底,Molly領受要邀請小...
2025.02.18
《倍速推進的大能——禁食》書摘:給我一個禁食的好理由(不如給六個?)
禁食還有許多其他目的。我之所以選擇這六點,是因為它們將帶領我們學習聖經中的一些例子,這些例子多年來為我的禁食帶來 了目的。所以請拿出你的聖經,準備好刻意來尋求禁食吧。為了幫助您發現禁食的目的,我在此提出幾個有助於更深探究的問題:
2025.02.18
【台灣拿細耳人集訓見證】以神為中心,領受拿細耳人的呼召!part2
看拿細耳集訓見證part1 台東靈糧堂 社青/亭亭 「過往,我覺得有刺青看起來很酷,但根源其實是自卑感和錯誤的身份認同。」第一天聚會,李協聰牧師領受要為身上有刺青的人禱告,當下我很驚訝,卻也感受到天父要更深的醫治我,因為刺青帶來的羞愧。我參與在教會的兒童、青少年事工,曾有家長看見我的刺青,向牧者表達擔憂,覺得我會帶給兒童負面影響。也因此雖然我服事下一代,卻常會在意別人的眼光,然而,在聚會中的禱告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