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週年特刊】禱告中心

文|喬美倫教師(台北靈糧堂啟示性事奉處副處長、禱告中心主任)

刊登日期/ 2014.01.01

異象

禱告中心成立的目的,是幫助教會成為萬民禱告的殿,使個人、家庭、職場、小組和教會禱告祭壇的火越燒越旺,帶動教會復興和轉化城市國家,引爆全球大豐收。

團隊

2012年底,我在一個完全沒有預期的狀態下,接任禱告中心。感謝主,一年下來,同工越來越同心,目前我們有八位全職同工(二位傳道,五位禱宣,一位幹事)。

事工

目前禱告中心的事工,分為以下幾個主要方向:

一、教會禱告會的支援:教會目前有五類型的禱告會,包括全教會禱告會、耶利哥禱告會(國度性)、牧區禱告會、醫治禱告會、職場禱告會。我們的負擔就是藉由敬拜與禱告,將禱告會帶入主的同在,也讓禱告的靈火燃燒在眾弟兄姊妹的靈裡,甚至延燒到個人、家庭、職場、小組與地區的祭壇上。

二、同工晨禱的規劃:週五全職同工的晨禱,是教會同工凝聚異象,彼此代求的時刻,也是為週末、週日甚至下週重要事奉守望的時刻。我們的負擔就是讓同工更深進入主的心意,預備自己合乎主用,也在禱告中更深彼此連結。

三、二十四小時禱告殿的運作:二十四小時禱告殿已經運作將近13年。今年我們開始重新盤整班次,也召聚各時段的帶領者,一同凝聚我們的異象,讓禱告殿成為主喜愛的居所,讓所有進殿禱告的人,都遇見主的同在。現在同工們每週二上午會一起聚集,為教會和國家守望,感謝主,主不但豐富同在,並且有許多啟示性的禱告,讓我們可以摸著主的心。另一個感恩的是,禱告殿的年度總人數,也漸漸增長,2013全年已超過三萬人次。相信同工與弟兄姊妹共同的擺上,必蒙主悅納。

四、主日守望的預備:每週同工都會預備三份資料,包括主日講台上的國度守望資料、代禱者為主日服事守望的資料,以及先知性服事的資料。求主使用主日的每一個環節,恩膏講員與敬拜團,來守主日的兄姊都在靈裡被建造。

五、禱告課程的更新:這一年來,同工將禱告初階與禱告中階的課程重新改寫,加入築壇的概念,實質教導弟兄姊妹如何築起個人、家庭的祭壇(初階),職場、小組的祭壇(中階)。今年也會預備高階的課程,先召聚成熟的禱告領袖,一同預備自己成為禱告爭戰的器皿。

六、代禱者的訓練:多年來的藍火代禱信,成為許多代禱者實戰的教材。今年我們也會有幾次的召聚代禱者,密集的訓練,並凝聚向心力。

七、對外聯結:目前同工與全國禱告網絡、城市禱告網絡都有聯結。我們希望2015年可以對福音中心或分堂提供代禱者訓練,召聚代禱者,凝聚戰鬥力。

展望

2014年是台北靈糧堂的六十週年,我們要更多地結果子榮耀祂。2015年是福音入台150週年,求主在這段時間,興起全台各地的祭壇,也期待台北靈糧堂這個祭壇,能夠在各地祭壇中成為一個被主驗中的祭壇。

眾牧長在跨年禱告會中合一立約

相關文章

2025.04.08
《週報選文》與神同心,與人同行:牧靈的內外兼修之旅
畢業在即,回顧在牧靈諮商三年半的時間,從一個輔導諮商的小白,成長到現在有能力做一對一諮商,以及夫婦協談,是我就讀牧靈諮商的最大收穫。在這裡我得到內外兼修的訓練,不僅僅是學到諮商輔導的技術,在心性上也得到轉化與蜕變。  牧羊人的外功與內功 超過三十年的信仰生活讓自己在各種課程、特會及醫治下,生命有得到很多的突破與成長。但是在我身上有用的方法不一定對他人也起相同的作用,因此在關顧輔導他人上我遇到瓶頸,...
2025.03.27
曾是隨時會死的病患,如今找到天上的家
「這個孩子,應該養不活啊!」 這是記憶裡,爸爸對我說過的、讓我印象最深刻的評價。身為家中第五個孩子,我的出生,只為父母帶來負擔,尤其十歲那年,我們家破產了,錯誤的自我認知和過度的生活壓力,漸漸地,我真的成了好像隨時會死的人:慣性中耳炎、長期眩暈症、內耳因高燒受損,更曾十天內車禍三次,導致尾椎肌腱炎纏身多年。 因此,在遇見上帝之前,我是靠著意志力「選擇」活下來的:我努力活得更好,努力不懷疑自己,同時...
2025.03.20
21天禁食禱告見證:回到與神的連結中,從新開始、美好事正在發生!
21天禁食禱告會將邁入第三週,在場場禱告會中,眾人領受聖靈的澆灌。來看三位弟兄姊妹的見證: 回到與神的連結中,更深認識神的話 台北靈糧堂成人牧區/邱彥彰 21天禁食禱告前的一個主日,周巽正牧師說,禁食最重要的核心是,回到與神親密的連結中,所以我以此為目標,開始每天一餐的禁食,並成功禁食了前三天。在第四天晚上,忍不住吃了東西。不過當晚,小組有例行每週一次的線上讀經,跟著教會進度一起讀創世記一到三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