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週年特刊】英語區的牧養理念與感恩

文|周巽正牧師、萬力豪牧師

刊登日期/ 2014.01.01

自從四年前周巽正牧師與萬力豪傳道(Peter傳道)等幾人經過禱告、分享異象,呼召青年牧區中有共同異象的加入英語區(English Ministry簡稱EM)成為同工後,EM迄今已有兩堂崇拜、13個小組,共300多人。期間,EM的牧者同工們共同經歷了神極大的恩寵。

主責EM的周巽正牧師說:「當初教會領受了成立英語區的負擔,我們只是單純順服地說:『Yes!』其實從開始至今,這一切都不是人可以策劃的,而是神親自成就的。」

起初,EM服事的「ABC」及外國人多數是社青;後來,神開了學生工作的門,進到美國學校服事國高中學生;之後,神又接續帶來中南美洲的國際學生,成為EM的大專工作。巽正牧師看見神設立教會是全面性的,並非僅服事單一年齡層,於是憑信心開始兒童主日學,從無到有,讓更多家庭進到EM。

針對牧養EM,Peter傳道分享說,英語區的好處,是能夠吸引一些思想背景類似、理念接近的人,但因工作之故流動性較高。所以在EM近90%是流動的人,10%是固定的,大約每半年小組聚會的人就會更換。因此EM的牧養理念,是建立一個優良的文化,使弟兄姊妹能運用神原本放在他們生命中的寶藏,即使他們離開後,仍能把這文化帶回國或是在所到之處,繼續產生影響力。

Peter傳道相信,神呼召我們建立教會,不是建立事工,而是建立人。建立人最好的方式,是建立文化。讓非基督徒一進來,就感受到一個屬神,是可親近、可呼吸到自由,並且愛就在其中的文化。

這樣的文化吸引了神、更吸引人,帶出了許多見證。有位從墨西哥來的姊妹作見證說:她期待來台灣的夢想是來打坐、學佛,因為在國外很多人喜歡東方的神秘靈性體驗,當她在EM遇見耶穌,她覺得很奇怪!應該是這屬神的文化吸引了她。

EM退修會

另外,巽正牧師見證說:「有一次,在陽明山嶺頭山莊為中南美洲的國際學生舉辦西班牙語退修會時,當看到這裡是自己從小參加退修會的地方,如今竟然有群說西班牙語的人在敬拜神!想到神給我們這樣的機會,能服事列國,不禁深深向神讚嘆。」他又提到:「始料未及的是,我們所服事的對象,從一兩位拉丁語族群增加到一大群;EM自此開展往中南美洲的宣教之路,如2014瓜地馬拉的短宣隊,為當地帶來很大的影響。這些人來到台灣,EM至少能門訓他們5年,以致他們可以把靈糧堂的DNA、天國文化的DNA帶回去,成為他們家鄉的幫助,相信未來中南美洲會有許多靈糧分堂。」

Peter傳道分享,只做EM是不夠的,應該與台灣連結。來到台灣的外國人,都具冒險特質,所有思維、文化皆不同,擁有的屬靈產業也不同;這與台灣當地文化及台灣教會特有的屬靈產業,兩者皆有不同的寶貴之處,希望能彼此交流及融合。一方面避免EM與教會其他部分脫節,視野會變得狹窄,而錯過神在整個台灣的心意。另一方面,相信有助於台灣與國際接軌。故此EM不只有海外短宣,也有福音隊去台灣各分堂及福音中心,期盼看到整個國家得救、台灣能被轉化。

巽正牧師期盼EM所帶出的宣教雛形,能成為一個典型(prototype),影響北美靈糧分堂英語堂,讓美國的第二代華人共同領受靈糧堂的異象,一起把福音傳回耶路撒冷。 (Lois採訪整理)

相關文章

2025.02.19
音樂與見證的交織,生命改變的旅程
2024年11月3日,台北靈糧堂新酒小組長Molly(蔡孟彤),為了傳福音,號召26位同工籌備音樂見證會,當天有近百人參與,其中有25位新朋友是首次踏進教會。這場以音樂創作發表,結合見證分享的活動,讓許多福音朋友及基督徒被神的愛觸摸。 「有天,神很深地感動我,『如果妳可以呼召小組員,把他們生命中被轉化、被醫治、恩典的故事一起說出來,結合詩歌辦一個音樂會呢?』」在2023年底,Molly領受要邀請小...
2025.02.18
《倍速推進的大能——禁食》書摘:給我一個禁食的好理由(不如給六個?)
禁食還有許多其他目的。我之所以選擇這六點,是因為它們將帶領我們學習聖經中的一些例子,這些例子多年來為我的禁食帶來 了目的。所以請拿出你的聖經,準備好刻意來尋求禁食吧。為了幫助您發現禁食的目的,我在此提出幾個有助於更深探究的問題:
2025.02.18
【台灣拿細耳人集訓見證】以神為中心,領受拿細耳人的呼召!part2
看拿細耳集訓見證part1 台東靈糧堂 社青/亭亭 「過往,我覺得有刺青看起來很酷,但根源其實是自卑感和錯誤的身份認同。」第一天聚會,李協聰牧師領受要為身上有刺青的人禱告,當下我很驚訝,卻也感受到天父要更深的醫治我,因為刺青帶來的羞愧。我參與在教會的兒童、青少年事工,曾有家長看見我的刺青,向牧者表達擔憂,覺得我會帶給兒童負面影響。也因此雖然我服事下一代,卻常會在意別人的眼光,然而,在聚會中的禱告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