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拿細耳人集訓】以神為中心,領受拿細耳人的呼召!

文/莊依軒 攝影/活水教會烽火行動團隊、賴靖瀅

刊登日期/ 2025.02.10

2025年2月4日2月7日,由台北靈糧堂和烽火行動(Beacon Lighters)共同舉辦為期四天跨世代的【台灣拿細耳人集訓】,共有872人,參與在拿細耳人集訓中。台北靈糧堂創意處特別募集六位學員和一位牧者的參與見證。無論哪個世代,都要領受拿細耳的呼召。

 

瑪樂發教會

社青/陳頌慈 

「 宣教不在乎你是誰,無論性別或年齡,任何人都可以去做。」我印象深刻的是,第三天下午場的「宣教運動」課程,原來現在是台灣要被興起的時刻,「站立在這個時代的人,都要真實的去經歷祂。」

每個人都很重要,神放在我們裡面的感動,都不是偶然的。「就像開始點火的種子,要繼續燃燒,不管是自己的教會、校園、家人或是土地,一切所有的轄制,都要得到釋放。」

高雄浸宣武昌教會

社青/曾亞億 

「親密不是手段,是神的最終目的。」神想要得著我們,並不是用我們自己的力量去做些什麽。我從小在基督教的信仰中長大,即使在禱告中,感覺沒有得到神的回應,一樣會繼續尋求和感謝祂。這次的集訓,透過Daniel牧師分享,「我再次知道神渴望得著我,並不是只有我單方面的尋求神。」

港灣豐收教會

高二/黃楦容

「我身上所有的謊言都要被打破、被神遺棄。」我有很多的不自信跟否定,比如說我正在敬拜或是彈琴的時候,別人的一個眼神或是話語,就可以影響我很久。但是在這次的集訓裡面,當我俯伏在神面前,跟祂重新禱告,「神跟我說,到我這裡來,有祂在,我什麽都不用怕。」

新店行道會

大三/曾之瑋

「我要活出一個持續禱告的生命。」集訓課程分享到,但以理的禱告生命,我領受要為靈魂禱告的負擔。在第三天晚會,神對我說,「你是否願意為了你所牧養的國中生獻上你的生命,背起十字架跟隨祂?」我說,「為了這群國中生,我願意背起十字架,每天親近祢。」

台北靈糧堂

高三/吳爾謙

「我開始更多禱告問神,希望我放下哪些東西,去更多追隨、回應祂的愛。」這幾年,我們教會有在推動禁食,但藉由課程分享,我更深入地理解禁食的意義。「我想試著放下娛樂媒體,像是Instagram和手機遊戲的誘惑。」希望把拿細耳人的信息,帶到生活當中,不管是自己的行為,還是在學校,我要選擇更多專注在神身上,放下自己,經歷祂。

台北新生命小組教會

大二/詹昊雲

「神告訴我,若是你願意,就不要有所保留。」在週四的晚會,分享到「犧牲」。我覺得獻上自己的過程很拉扯、很不舒服,而且我自己本來就不是很會關心、或是為別人代禱的人,但「復興一定需要犧牲,所以神藉著這次拿細人的集訓,幫助我毫無保留的獻上。」

集訓中分享,代禱可以轉化歷史,「我要回到生活裡面,操練禱告,不只為家人、校園和小組,也為台灣的復興運動代禱。」因為只有在代禱裡面,才會知道上帝要怎麼帶領、興起台灣。

台北靈糧堂

隊輔/Josh傳道

「這是我第一次帶大學生,剛開始我蠻挫折的。」第一天帶小隊時,我覺得我講太多、學員講太少,所以我就去禱告、求神動工。第二天起讓學員有更多表達的機會,看見「他們彼此更加凝聚,還會一起想像,禁食結束後要吃什麼?」同時,講員提到「願主更多的興旺,願我更多的衰微。」也很被觸動。

當Daniel牧師講到,「耶穌問彼得說,『你agape(犧牲奉獻的愛)我嗎?』彼得只敢說,『我phileo(朋友之間的愛)你』。」這段話,是我當初蒙召的經文,那時我沒有想過,神是要跟我要agape的愛,透過這次的集訓,我跟神說,我像彼得一樣,給不起agape的愛,求祢加添給我力量,讓我可以繼續來帶領小隊和之後的服事。

 

相關文章

2025.02.19
音樂與見證的交織,生命改變的旅程
2024年11月3日,台北靈糧堂新酒小組長Molly(蔡孟彤),為了傳福音,號召26位同工籌備音樂見證會,當天有近百人參與,其中有25位新朋友是首次踏進教會。這場以音樂創作發表,結合見證分享的活動,讓許多福音朋友及基督徒被神的愛觸摸。 「有天,神很深地感動我,『如果妳可以呼召小組員,把他們生命中被轉化、被醫治、恩典的故事一起說出來,結合詩歌辦一個音樂會呢?』」在2023年底,Molly領受要邀請小...
2025.02.18
《倍速推進的大能——禁食》書摘:給我一個禁食的好理由(不如給六個?)
禁食還有許多其他目的。我之所以選擇這六點,是因為它們將帶領我們學習聖經中的一些例子,這些例子多年來為我的禁食帶來 了目的。所以請拿出你的聖經,準備好刻意來尋求禁食吧。為了幫助您發現禁食的目的,我在此提出幾個有助於更深探究的問題:
2025.02.18
【台灣拿細耳人集訓見證】以神為中心,領受拿細耳人的呼召!part2
看拿細耳集訓見證part1 台東靈糧堂 社青/亭亭 「過往,我覺得有刺青看起來很酷,但根源其實是自卑感和錯誤的身份認同。」第一天聚會,李協聰牧師領受要為身上有刺青的人禱告,當下我很驚訝,卻也感受到天父要更深的醫治我,因為刺青帶來的羞愧。我參與在教會的兒童、青少年事工,曾有家長看見我的刺青,向牧者表達擔憂,覺得我會帶給兒童負面影響。也因此雖然我服事下一代,卻常會在意別人的眼光,然而,在聚會中的禱告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