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靈糧堂客家團契成立,超過150人齊聚要轉化400萬未得之民
文|林文婷 照片|蔡佳翰
刊登日期/ 2022.12.12
來自靈糧堂、崇真堂聯會、行道會…等跨教會的牧長與教友,從桃、竹、台中、最遠從台東遠道而來,為要參與客家團契的成立聚會!台北靈糧堂主任牧師周巽正驚嘆,「今天是重量級的聚集!」原本他以為只是地區型的聚會,竟然來了30多位眾教會的牧師傳道,超過150位與會者之中,有一半以上不是台北靈糧堂的會友。「地區型的聚會變成國度型的聚集,代表神非常看重客家宣教。」他也期許靈糧大家庭能夠成為客家人屬靈的家,使他們不需再隱藏自己的身分,做個驕傲的客家人。
客家團契的成立,和周神助、周巽正父子的推動有關。周神助的外祖父鍾亞妹是台灣第一位客家籍傳道人,周神助牧師父子也都擁有客家血統,在今年10月的台北靈糧堂宣教主題月中,就首度以客家宣教為主題。
當時,周神助特別引用聖經羅馬書第一章中,保羅自覺欠了福音的債,周神助說,我們也欠客家福音的債。他以羅馬書第十六章期勉勵與會者,客家人不僅要為福音打群架,更要透過禱告,「宣告賜平安的神,快要將攔阻客家人認識神的撒但踐踏在你們腳下」。
客家團契成立,客家宣教將從都市開始帶來蝴蝶效應!
客家福音協會前主委、深耕客家福音工作數十年的余慶榮牧師,也協助串連跨教派的客家籍牧者與弟兄姐妹參與在團契中,余慶榮欣見神感動周巽正牧師,開始了客家宣教主日與客家團契事工。全台灣客家人有400多萬人,在雙北就有110萬人,因此他期盼客家宣教從都市開始,進而在台灣帶來蝴蝶效應。
客家族群一直被視為福音的硬土,信主的比例不到1%。台北靈糧堂客語牧區范正成牧師分析,原因在於長期沒有教派的關注,以及客家固有的拜拜、祭祖等傳統觀念習俗。他期盼透過客家團契每兩個月一次的聚集,集合客家基督徒的力量彼此連結與合作,並藉著禱告復興小組的推動,從一人信主開始,影響全家得救;從一個教會開始,影響更多教會參與;從大安文山區開始,影響台北;從雙北開始,藉由福音隊影響客家庄;甚至從台灣開始,影響整個東亞的客家族群。
范正成並引用美國基督教客家宣教福音協會的成立宗旨做為客家團契目標,包括「讓每一個客家人都有機會聽到一次整全的福音,而作一個明智的選擇」;「排除客家人心中疑難,使其信服基督」;「協助每一個客家基督徒委身,並且裝備成為合神使用的高貴器皿」等……。他勉勵客家基督徒,「這是一條我們沒有走過的路,但若專心跟從主,跨過心裡的邊界(約旦河),就必進入並得著應許之地。」
20年等待,家庭祭壇終取代了祖先牌位
台北靈糧堂客語牧區的葉碧芳姊妹也分享家人信主見證,她用聖經以弗所書「你們得救是本乎恩,也因著信;這並不是出於自己,乃是神所賜的…。」來感恩上帝在她家所做的奇妙工作。
在美國信主的她,常為家人得救禱告,父母作為傳統客家人,長年持守三節、中元、祭祖的習俗。曾經,母親因肝硬化被診斷只剩6個月的生命,在教友到醫院探訪迫切禱告下,得著醫治。雖然如此,但母親依舊堅持祭祖傳統;14年前,父親罹患失智症,葉姊妹只能每天禱告讚美神,直到母親因祭祖事宜與父親爭吵,一怒之下走進教會,卻成為了母親信主的轉機。
後來葉碧芳失聯的哥哥回家、信主,父母接連決志,家庭祭壇取代了祖先牌位。「20年等待,迎來家庭的復興!」她鼓勵客家基督徒不停止為家人得救禱告。
在台北靈糧堂聚會的高姊妹帶著媽媽一同前來參加客家團契,她表示,平常在成人主日聚會,聽到能有客家人一起聚集的聚會,便決定帶著媽媽共襄盛舉;來自雙和崇真堂田姊妹則表示,家族裡有許多年輕人還沒接受福音,要繼續為下一代年輕客家人信主禱告。
最後,在余慶榮牧師、台中新社行道會主任牧師黎茂生、楊梅靈糧堂主任牧師湯簡如,以及台北靈糧堂趙齊實牧師、朱柬牧師的帶領下,為客家宣教禱告,求神點燃禱告復興的火在所有客家基督徒中,帶領客家族群歸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