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右開展.世代傳承.職場轉化

文◎區永亮.整理◎汪于茹

刊登日期/ 2018.02.04

2017年教會的目標是擴張與堅固,經文在以賽亞書五十四章2節:「要擴張你帳幕之地,張大你居所的幔子,不要限止;要放長你的繩子,堅固你的橛子。」因此去年教會在四方面有更新突破:擴張──大小事工更多擴張;張大──組織架構更新;放長──人與人、部門與部門之間的關係更多連結;堅固──門訓更多扎根。

今年2018年,教會的目標是「左右開展.世代傳承.職場轉化」,經文是在以賽亞書五十四章3節:「因為你要向左向右開展;你的後裔必得多國為業,又使荒涼的城邑有人居住。」

一、左右開展

「因為你要向左向右開展」:2017年發展了許多新事工,舊的事工則繼續成長,重點在於擴張的預備或佈局,今年重點則在事工上更有效的發揮。例如,教會過去一直有媒體的事工,但2017年在媒體方面有更多的討論、落實,清楚知道媒體的定位,不論文字、影片,大家都覺得2017年的媒體很不一樣了;像是宣教月的影片,更讓弟兄姊妹知道教會在做的事情,更願意參與宣教,也更多以金錢的奉獻來支持教會。而在2018年,就要更多發揮媒體的功能,讓媒體事工能夠左右開展。又如社區的營造,基層事工的擴張,宣教植堂的落實,能在2018年有更大的成效。

二、世代傳承

「你的後裔必得多國為業」:為什麼要傳承?這些年教會所做的,若是沒有人來接續這些事工,那就一點果效都沒有了。我不認為把事工做很大就是成功,除非有人來接棒,而且繼續下去這個事工,就像企業強調的永續經營。若是接班人已經找到,並且在他的世代繼續發揮,這樣一代比一代強,所得到的功效是1加1大於2,甚至是次方的倍增!這就是神國的彰顯與推展。

世代傳承中很重要的關鍵,就是師徒制(mentoring)。教導有兩種,一種是「teaching」,我可以對一千人講課,是知識的傳遞,這很重要;但是下課的時候可能有五個人跑來問我問題,每一個人問的都不同,因為他們的需要和狀況不同,這就是「mentoring」,是知識與經驗的傳遞。希臘人的「認識」是「knowledge」,但猶太人的「認識」是「experience」。一位打鐵的師傅可能講不出打鐵的科學原理,但是他會操作打鐵的技術。

知識與經驗兩者都很重要,但是目前教會大多是「teaching」,比較少「mentoring」。因此當我接了主任牧師的職位,我就開始思考誰會來接這個位子、該怎麼帶出接棒人。我需要帶出一些人,透過談話、牧養,更多地認識他們,知道他們的長處,知道他們適合的位子。我也需要在交棒的時候,是交一個完整的事工,而不是充滿問題的事工;並且需要知道,若是我交棒後,接棒人是不是同意先前的這些事工,會不會把先前所作的一下子全部推翻?這會讓整個團隊大亂,而且事工會受影響。

2017年很講究門訓的落實,但我覺得不夠,除了知識增長之外,還需要生命改變,因此今年我們會更多的重視「傳承」。

三、職場轉化

「又使荒涼的城邑有人居住」:從荒涼到有人居住,是一種轉化,而今年特別要重視的是職場的轉化。

過去十多年來,教會比較重視弱勢的轉化,也更多地跟社區、鄰里連結。多年前,很多人對靈糧堂的印象是「富有的教會」,但周神助牧師給我空間去發展基層福音的事工,做了這麼多年,像是興隆平宅(原安康社區)、福民平宅,都做了很有果效。

不過我也發現一件事情,如果希望弱勢轉化,那麼「強勢者」也一定要轉化。強者需要去幫助弱者。很多弱勢者生來貧窮,就一輩子貧窮,他的後代也貧窮,教會除了幫助他生命改變,也要給他資源、幫助他走出那個環境。

有些弱勢者,主日沒有辦法穩定參加,這週來了、下週就不能來,因為他有生活經濟的壓力,過不了日子,就沒辦法來教會。因此,除了現有的一線福音中心、一線領袖學院,接下來要發展的是一線的事業體,如美容院、食品等。但我們也發現,這些基層的弟兄姊妹,雖然技術很好,但是原料怎麼來、廣告怎麼做、成本的管控、利潤的計算、產品的行銷、風險的掌控……等,他們並不知道怎麼考量策劃。因此,不僅是真理的教導、生命的教導,還有實際生活上、工作上的經驗傳承。這樣的傳承帶來的是轉化,弱的變為強的,窮的變為富的,絕望的變為有盼望;因為他們不可能禱告求神讓錢從天上掉下來,必須要福音及福利並行。

2017年九月起,教會開始教育職場中的「強勢族群」,讓他們明白他們可以成為弱勢族群的幫助。目前開始受到重視的社會企業,就是要透過職場中優秀的弟兄姊妹,用他們的專業去經營、管理、投資,訓練教會需要專業知識的弟兄姊妹,成為教會的幫助。教會也需要給弟兄姊妹清楚的呼召,讓更多弟兄姊妹起來成為義工。二手貨義賣、社區廚房等,也都可以發展成為更大的事工,這些都可以讓弟兄姊妹進來規劃、經營;目前教會與市政府合作的社區廚房的老人供餐,目的是讓老人走出他的孤獨生活,做出來的餐點營養又美味,受到許多支持,並且需求也越來越大,這是我們可以繼續經營發展的。

弟兄姊妹的教會生活,大多是每週主日兩個鐘頭、小組兩個鐘頭,其實最多的時間是在職場;讓弟兄姊妹在職場站立得穩、有見證,並且產生影響力,這是最重要的職場轉化。

Dennis牧師提到,2017年最後三個月是關鍵,因為2018年起的三年是非常重要的時刻,會影響到未來的年日,以及這之後的關鍵七年。若今年起,教會繼續穩定地成長、並且憑信心來迎接神給我們的機會和挑戰,我相信如Dennis牧師所說,我們可以預備好迎接台灣復興時刻的到來。

相關文章

2025.03.27
曾是隨時會死的病患,如今找到天上的家
「這個孩子,應該養不活啊!」 這是記憶裡,爸爸對我說過的、讓我印象最深刻的評價。身為家中第五個孩子,我的出生,只為父母帶來負擔,尤其十歲那年,我們家破產了,錯誤的自我認知和過度的生活壓力,漸漸地,我真的成了好像隨時會死的人:慣性中耳炎、長期眩暈症、內耳因高燒受損,更曾十天內車禍三次,導致尾椎肌腱炎纏身多年。 因此,在遇見上帝之前,我是靠著意志力「選擇」活下來的:我努力活得更好,努力不懷疑自己,同時...
2025.03.20
21天禁食禱告見證:回到與神的連結中,從新開始、美好事正在發生!
21天禁食禱告會將邁入第三週,在場場禱告會中,眾人領受聖靈的澆灌。來看三位弟兄姊妹的見證: 回到與神的連結中,更深認識神的話 台北靈糧堂成人牧區/邱彥彰 21天禁食禱告前的一個主日,周巽正牧師說,禁食最重要的核心是,回到與神親密的連結中,所以我以此為目標,開始每天一餐的禁食,並成功禁食了前三天。在第四天晚上,忍不住吃了東西。不過當晚,小組有例行每週一次的線上讀經,跟著教會進度一起讀創世記一到三章。...
2025.02.19
音樂與見證的交織,生命改變的旅程
2024年11月3日,台北靈糧堂新酒小組長Molly(蔡孟彤),為了傳福音,號召26位同工籌備音樂見證會,當天有近百人參與,其中有25位新朋友是首次踏進教會。這場以音樂創作發表,結合見證分享的活動,讓許多福音朋友及基督徒被神的愛觸摸。 「有天,神很深地感動我,『如果妳可以呼召小組員,把他們生命中被轉化、被醫治、恩典的故事一起說出來,結合詩歌辦一個音樂會呢?』」在2023年底,Molly領受要邀請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