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天禁食禱告見證》母女中間隔斷的牆被拆毀,關係得釋放!

文/感謝讚美小組 鄭貞怡 攝影/賴若函

刊登日期/ 2024.03.12

過去幾年間,教會曾經發起多次的禁食禱告;唯獨這次是70-80位外國代禱者,不約而同為台灣而來,還自費買機票,甚至不只一次前來,自己也很想加入這禱告浪潮,親眼見證歷史性的一刻。過往我參加過幾次的禁食禱告,已養成每日早晨神的話+精力湯+水煮蛋的生活習慣。所以,這次迅速轉換成「週間早晨但以理式禁食、週末早晨只喝水」的生活模式。

疫情解封後,我遲遲沒有參加實體主日崇拜(除了第四週的禱告服事);甚至是聖餐主日,久到我都忘了上次領餅杯是什麼時候?第一堂太早(家住桃園)、第二堂太多人、第三堂與小組時間重疊。各式各樣的理由,搪塞了回家的路。

捫心自問,起初單純愛神的心、渴慕之情去哪了?曾經為了趕參加第一堂崇拜,收了一張建國高架橋超速罰單,那種仍舊興奮的激動全然消失了嗎?主啊!我不想再被太多事淹沒而與你無分,「我要將耶和華常擺在我面前,我便不致搖動。」於是,我選擇加入21天的禁食禱告行列,與阿爸父同工,與眾聖徒一起經歷神。我渴望,藉著禁食禱告喚起昏沉沉的靈魂,回到起初單純的渴慕、回到起初燃燒的熱情、回到起初永恆的盟約。

今天主日崇拜後到女兒鈐那裡,幫她換下髒的床包、被單、毯子;母女倆一起去吃火鍋。鈐到台北租屋工作,已四年又3個月。她的個性,就像「出去好像不見一樣」,鮮少打電話聯絡。以前在高雄、台南讀書,錢不夠時會打電話回家;現在自己工作有收入,就更少連絡了。

我擔心她一個人在台北生活,有吃好?睡好?工作忙嗎?平常都做些什麼?以前問起,她總是不耐煩。想到聖經說,不要惹兒女的氣,我只好把所有的擔憂、思念都交託給神,默默的每日為她禱告。

但是,神奇的事在這次用餐期間發生了;她娓娓道來,平常都做些什麼、工作賺的錢都怎麼運用,包含所有我在禱告中擔心而沒問出口的事。再來,她還看見,教會的好處在於:改變了媽媽對她的態度。

女兒說,以前在外地求學時,我沒接到電話會急到神經緊張,奪命連環CALL,母女關係緊繃;超過一個月沒回桃園,我會催促她趕快回來;我的擔心焦慮、成為母女之間隔斷的牆;即便是近在咫尺,心卻如同東離西那麼遙遠!還提到我從小就偏心弟弟,她生病會被媽媽罵,弟弟就不會被罵,所以,生病時忍到不能忍才說。

聽到這裡,非常揪心,強忍住淚水,任憑在眼眶內打轉;哽咽地說,你講到我快哭了。我說對不起,媽媽對不起你!因為弟弟從小體弱多病,需要更多照顧。想當初一個人帶兩個孩子,職業婦女蠟燭兩頭燒,不好的情緒總是燒向懂事的鈐;主啊!來到你面前,深深對過去造成鈐的傷害,認罪悔改。願神親自撫慰她內心受傷的靈,醫治釋放我的寶貝女兒。哈利路亞!

之前我為母女關係禱告了許久,在這禁食禱告期間終於有所突破,讚美主!主打破了銅門、砍斷了鐵閂,拆毀了我和鈐中間隔斷的牆!禁食禱告為我帶來親子間關係的得勝與釋放,感謝主!

相關文章

2025.02.05
台灣拿細耳人集訓首日:分別為聖的時候到了,台灣拿細耳人出列!
今年2月4日至2月7日,台北靈糧堂與烽火行動(Beacon Lighters),首度於靈糧山莊舉辦為期四天跨世代的【台灣拿細耳人集訓】,共有872人,來自台灣、香港、澳洲、緬甸、薩爾瓦多和美國的學員、隊輔、大會同工,參與在拿細耳人集訓中,除了學生,也有青年牧者、輔導領袖齊聚一堂。 講員包括台北靈糧堂主任牧師周巽正、台北101教會執行牧師李協聰、Contend Global 禱告殿牧師David與台...
2025.01.08
台大癌醫的平安夜,雅音詩班溫馨獻唱
2024年12月24日,台北靈糧堂雅音小詩班約15人,前往臺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癌醫中心(下稱台大癌醫)報佳音。雅音詩班團牧劉敏慈提及,「今年報佳音活動,觀眾比去年多,溫馨的氣氛提升很多。」她補充,過去院方較少受理宗教團體要入院辦音樂會的申請,但感謝神,今年已是連續兩年走進醫院。 音樂會中,詩班不僅身穿喜氣的紅色背心及戴花圈頭飾,更是帶來傳唱度高的歌曲《到各山嶺去傳揚》演出。活動志工為這場福音行動...
2025.01.08
《週報選文》異夢特攻隊
去年的21天禁食禱告,對於禱告中心團隊而言是很大的提升,特別是美國團隊在「做異夢」、「解異夢」的運作模式,我們看見團隊如何一同領受啟示,並就著所領受的,透過禱告治理、贏得屬靈制空權。周神助牧師在21天籌備期間就曾提醒我們,要把這樣的恩膏留在台北靈糧堂,而禱告中心團隊真的就在21天過後,開始領受異夢,並在團隊中操練如何解夢,並按照所領受的啟示在禱告中與上帝同工。以下想跟大家分享其中兩個我們在為台北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