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均衡的神學訓練:「服事神不是一條苦路,是一條喜樂的道路」

文/何宜潔   照片提供/耀光

刊登日期/ 2024.04.09

擁有一雙大眼睛、白皙皮膚的耀光(化名),今年29歲,即將從靈糧教牧神學院畢業。回首畢業後至今的旅程,她看見神奇妙的帶領,從只看顧自己需要,到領受北韓宣教異象,整個人經歷180度的翻轉。

從只看自己的需要,但看見神國度的需要

耀光說,過往的生命中,她做的決定、過的生活,都專注在自我身上,牧師家庭出身的她,國中後就不太踏入教會,認為我要倚靠「自己」。

大學唸表演藝術,畢業後,她跟著娛樂表演產業的發展,去到中國闖蕩,卻遭遇重重難關,最後決定回到台灣。在朋友邀約下,她參與了一場先知性舞蹈課程,席間,看見一個來自神的異象,「神帶我到水深之處看到璀璨的珍珠是我!」這讓耀光瞬然間淚流不止,下定決心回到教會。

雖然來自福音派的教會,但是重返信仰後,耀光在一場聚會中領受了方言,當下雖然無法明白自己在說些什麼,不過神讓他感受到,自己正為著一個遙遠的國度禱告,「第一次,我將目光從自己轉向他人」,內心被深深撼動著,「我在異象中,看見滿目瘡痍的景色,有孩子在瓦礫堆中瘦骨嶙峋的身軀,找到後,我用自己的身體緊緊擁抱他。」

耀光開始搜尋著有關難民的網站,當「北韓」兩個字印入眼簾,心裡被震動,因為對其描述,和她異象中荒蕪的情景相似,憶起了相擁的孩童,神不斷的扎著耀光的心,並呼召二十四歲的她,踏上宣教的道路,因而,她期待接受相關的神學訓練。

放下世界的標準,成為神眼中的「自己」

耀光並非靈糧堂體系出身,選擇進入靈糧神學院(以下簡稱為「靈神」)的原因,是她認為這是一所「營養均衡」的神學院,在這裡的三年,讓耀光明白服事不是倚靠自己,乃是「倚靠聖靈」。

耀光說,在入學前,老師曾帶她們去禱告一件事「三年後,你想要成為什麼樣的傳道人?」「那時候我原本自己腦子在想就是要很謙卑、要很溫柔、委身、良善……但是神那時候就給了我三個字就是我的本名。」

「你要成為什麼樣子的傳道人?就是你自己!」耀光說,這三年,很深的感受到,神一直在剝掉那些從世界上學習到的評價自己的系统、判斷自己的方式。「祂一直要我回到最根本就是光耀這個人,就是神的兒女,是尊貴的、是被愛的。」耀光經歷到,在服事中,不管有多少的挑戰困難,這些事工、學業的表現和她的價值,沒有絲毫的關係。

這樣的核心信念翻轉,為耀光帶下很大的醫治,「以前的我可能會很糾結、緊張,例如說:先知性服事預言不準,是不是害人害己? 如果我講道講得不夠好是不是很丢臉?是不是沒有資格當傳道人? 」但她越服事越發現,這就是一個自己與神同行成長的路程,這些挫折、過程都是美好的,是神给的寶藏。

和同學的磨合,為成就真實的關係

在神學院的生活中,耀光直言最大的挑戰,是跟完全不同教會、不同背景的同學,一起去做很多事情。例如個性活潑的她和另外兩人,都擔任康樂職務,但是在溝通方式上,有不一樣的習慣。

她不習慣事事都丟到群組討論、打擾大家,作為副康樂的她,會私下和康樂組頭確認被交辦的事宜,但這樣的習慣,卻讓另一位副康樂覺得被孤立,情緒緊繃到極點後,兩人有了激烈的對話。

「神讓我們這麼不一樣的人在一起,就是為著讓我們看見,原來我是那麼的不足,可是在某一個人的需要上,也許我反而可以成為他的助力,只要我們彼此是同心的。」耀光說,後來兩人把話說開,也成為很好的朋友,她學習到,真正的合一,是在不斷理解彼此的過程,選擇去愛、去相信對方。

「老師會保護我們,然後我們真的有困難,老師們會聽每個人的意見和想法,你就知道我們雖然在磨合期,但我們知道我們磨合後,會成為關係更好的戰友。」耀光說。

至於課程面,她印象深刻的,就是喬美倫老師教的《教學原理》。這門課要神學生系統性的去規劃教會的門訓教材,「而且這個訓練是要生生不息的循環,被門訓者能接手起來成為門訓者,有一天即便我離開了,這個門訓系统仍然可以繼續下去,然後使基督徒能夠逐漸被訓練成門徒,成為教會的領袖。」

在修習這門課的期間,耀光針對教會的學生族群,規劃了三年的教案。內容包括帶領高中生參加營會、與學生一起協辦營會,最後訓練學生獨立主辦營會,帶領其他學生參與其中。

試教教案的過程,耀光與老師、同學激發出各種火花,在台上試教,詳細回答大家對教案的意見、問題,相當刺激。「坐在台下聽,也會從同學的分享中學到東西,我覺得學會以後就很開心,因為你知道,不論神把你丢到哪個地方,都能以你的特質、專長,去培養弟兄姊妹。」

至於經濟上的挑戰,也是耀光的見證之一。她拿著畢業後在中國工作一年的存款,一路從生命培訓學院、唸到神學院,但是金額有限,也因此曾為著財務困難,一度想要轉成選修生。在此時,老師給了她很大的幫助,鼓勵她不要放棄,「他們一直不斷的告訴我,服事這條路真的是不需要擔心錢這件事情。」最後,神學院也提供了獎學金支持。「我知道這是神的呼召,我覺得無論怎麼走,最後都是神一定會帶領我的。」

耀光畢業後的腳蹤,將先委身在101教會服事,未來再往宣教士的路前進。對於全職這條路,她帶著大大的笑容,說想要讓更多人看見,「服事是可以很喜樂的!」

相關文章

2025.02.19
音樂與見證的交織,生命改變的旅程
2024年11月3日,台北靈糧堂新酒小組長Molly(蔡孟彤),為了傳福音,號召26位同工籌備音樂見證會,當天有近百人參與,其中有25位新朋友是首次踏進教會。這場以音樂創作發表,結合見證分享的活動,讓許多福音朋友及基督徒被神的愛觸摸。 「有天,神很深地感動我,『如果妳可以呼召小組員,把他們生命中被轉化、被醫治、恩典的故事一起說出來,結合詩歌辦一個音樂會呢?』」在2023年底,Molly領受要邀請小...
2025.02.18
《倍速推進的大能——禁食》書摘:給我一個禁食的好理由(不如給六個?)
禁食還有許多其他目的。我之所以選擇這六點,是因為它們將帶領我們學習聖經中的一些例子,這些例子多年來為我的禁食帶來 了目的。所以請拿出你的聖經,準備好刻意來尋求禁食吧。為了幫助您發現禁食的目的,我在此提出幾個有助於更深探究的問題:
2025.02.18
【台灣拿細耳人集訓見證】以神為中心,領受拿細耳人的呼召!part2
看拿細耳集訓見證part1 台東靈糧堂 社青/亭亭 「過往,我覺得有刺青看起來很酷,但根源其實是自卑感和錯誤的身份認同。」第一天聚會,李協聰牧師領受要為身上有刺青的人禱告,當下我很驚訝,卻也感受到天父要更深的醫治我,因為刺青帶來的羞愧。我參與在教會的兒童、青少年事工,曾有家長看見我的刺青,向牧者表達擔憂,覺得我會帶給兒童負面影響。也因此雖然我服事下一代,卻常會在意別人的眼光,然而,在聚會中的禱告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