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恩的教會——桃園市府靈糧堂
作者:韓慧蕙 來源:期刊 - 2017靈糧季刊第二季 - 2018-08-24出版 類別:教會事工
刊登日期/ 2017.08.24
- 市政府辦公大樓的前面及後面,共有二個據點;前面主要為青年牧區使用,後面則為主會堂及辦公室。原名縣府靈糧堂,2014年桃園升格為直轄市而更名為市府靈糧堂。2001年9月開始至今共16年,回首這16年,充滿神的恩典與憐憫,我們一路被神帶領進入祂的心意中,亦在祂漸進式的啟示裡,不斷擴張教會的身量。
傳福音、宣教的異象
- 從小在教會中成長,栽種在生命中的信念──大使命、大誡命,成為我人生的目標及異象。所以,進入母堂(台北靈糧堂)便在職場、家庭、社區中,不斷的傳福音、牧養,藉著禱告領人歸主,在醫院建立關懷中心,在家中建立福音聚點,這段過程歷經共16年。期間,我們全家帶著信主的弟兄姊妹來回台北,數次想回桃園本地聚會事奉,但都因沒有平安而放棄;我常問神還要跑多久,心中總想著如何在父神量給我們的環境中宣揚基督的名。
- 在母堂曾惠南牧師、中壢靈糧堂王桂華牧師及黃清牧師的建議鼓勵下成立教會,這才明白父神讓我埋在母堂16年,是在訓練裝備我們全家。因著有母堂的榜樣,使日後教會許多重要根基、處理事情的方式,可以更寬廣和有更高的眼界,回想一切都是蒙恩的路徑。
禱告、合一的教會
- 禱告山、印尼禱告塔及美國IHOPE 24hrs 禱告中心,學習更多愛耶穌、尊榮祂、成為一個以禱告、敏銳聖靈為主軸的教會(祂的殿必稱為禱告的殿),渴望「成為主聖靈的居所」亦成為教會重要的目標。2005年到耶路撒冷走禱,領受要成為合一的器皿,進而開始在城市合一的路上推進,更在烏干達宣導師來桃園的過程中,我們走禱桃園13鄉鎮、連續一個月眾教會聯合晨禱(到不同行政區的教會),透過禱告祭壇打破了桃園長久以來南北不相往來的權勢。如今,桃園在城市的感恩餐會、城市祈禱早餐會、燈會、佈道會、婚姻平權等各樣議題能不分宗派地走在一起、共同打仗,甚是感恩。
- 我的目光更多在國家而非只在自己的教會,更多渴望台灣能發生「國家級的轉化」。歷經八、九年的時間,感謝主,教會的體質不斷更新,每天大量讀經十章及各種祭壇興起:5–7班晨禱,個人、家庭、婦女、青年、守夜祭壇,職場、社區、城市、國家祭壇。也更深被挑戰什麼是神心中的渴望──「父神要給我們的是一個國」;祂教導人的禱告是要先求神的國和神的義,因此在各樣祭壇的目標中有一個很重要的目的是:推開各個環境中「不屬神國」的黑暗權勢,如:職場中的欺騙、八卦、不公不義等,認同性悔改並宣告神的美善要成就在所處的環境中。
- 是從心轉向神開始(轉化的目的是恢復到神起初造人的樣式)。因此教會的體質從禱告的教會更新為祭壇的教會,祭壇是以神為中心,按祂設立的親近祂的法則──會幕(出廿五8):銅祭壇(十架救恩、約)、洗濯盆(分別)、陳設餅(神的話)、金燈台(神的靈),才能按神心意禱告(金香爐),就必能迎接神的同住(至聖所)。
- 十章並有祭壇生活,為城市、國家、以色列守望,漸漸許多見證發生。特別從慕道友就開始渴望讀經,甚至有些尚未受洗的就已經每天讀十章聖經了。
- 我來回以色列近20趟。父神把那超自然愛以色列的心放在我們裡面,打開我們心中的眼睛,看見若不愛以色列和彌賽亞教會、若不與他們連結,我們就好像在屬靈中「中風」、「半身不遂」似的。因為外邦的教會是要與以色列藉著耶穌基督造成一個新人,兩下歸為一體,不再是外人和客旅,乃是與聖徒同國、是神家裡的人,藉著耶穌基督得以「同為後嗣、同為一體、同蒙應許」(參弗二11~三6)。因此,每年我們都前往以色列,帶著奉獻與當地彌賽亞教會及阿拉伯教會連結,將禮物奉獻尊榮他們,並與其中一間的教會有美好的個別關係,參與他們的聚會。
- ,更是在他們的主日(安息日)中分享神的話和見證,盼望更多尊榮支持他們,並領受父神給長兄猶太人那兒子的名份、榮耀、諸約、律法、禮儀、應許……而來的祝福。我們住在「集體農場」4至5天,深入了解他們的農業、教育、畜牧、幼兒、老人照顧等等,並在他們的土地種樹 (他們非常看重種樹),去年種的樹苗今年已長成1公尺高的小樹。有一個晚上我們和集體農莊的住戶一同連結分享介紹台灣,也唱他們的國歌和「因約站立」,有簡短的見證分享我們與他們所信的「亞伯拉罕、以撒、雅各」的神。
- 去了好幾個大型的集體農莊,每次離開的時候,大部分的工作人員都會出來送行,令人非常感動。深盼愛長兄、連結成為新人教會,更落實在台灣,甚至全球各地。
- 服事100多位孩子,其中許多位都已順利完成學業,進入高中大學就讀。
- 實物銀行的服務,有許多的孩子和父母接觸神的愛以及福音的大能,甚至受洗歸入主的名下。協會也差派許多志工進入校園,建立得勝者事工,每年服務超過700位以上的國高中生,影響許多年輕人的生命,甚至透過暑期的活動進到教會接觸福音。2012年成立「加利利愛鄰全人關懷協會」,主要服務方向包含弱勢關懷、醫院關懷工作、青少年校園生命教育、婚姻家庭、年長者事工等,協會成立第二年即獲得桃園優良社會團體榮譽,桃園市政府也多方的與協會合作相關方案,包含「實物銀行」、「失智老人新樂園」等方案,顯見政府單位對教會的信任,神大大使用協會成為榮耀的見證。
- 教會迄今16年,神豐滿的恩典不斷賜下各樣的供應及祝福。當我們回應母堂遍地建立教會的異象,同時神也讓我們看見,在八德有許多人活在黑暗中,未曾聽見福音。因此,在2011年成立八德靈糧福音中心,繼續秉持本堂轉化的異象;我們連結區域性教會作合一的工作,透過祭壇帶下神的同在,推開黑暗並與全國禱告網絡連結致力於國家轉化,迎接神國的降臨。
- 是教會青年事工中很重要的一環。16年前教會剛成立時,約只有8位青年,藉著各樣牧養方式的嘗試漸漸突破,牧養得勝者班級的孩子20多班並在各個校園建立17至18個校園祭壇,並藉著OWTC營會得著年輕人。
- 年,OWTC青年營會正邁向第十二個年頭。O.W.T.C.意即「One Way To Choose」,我們期待透過營會給予這世代的青年一條可以選擇的道路,不僅在於追逐夢想、發揮所長,更因著認識這位美好的神,明白生命的價值與意義,成為追求卓越、為命定而活的熱力青年。
起初到如今
O.W.T.C.歷經幾次轉型,神帶領整個團隊按著人力、資源、以及祂對桃園青年的心意,不斷使新的突破和創意發生在其中。
最初的三屆為體驗教育,以戶外冒險為主,挑戰青年突破自我、在團隊中建立信心,勇往直前。第四屆開始「王牌CEO」,營會結合了社會資源,找尋多方職業體驗機會,透過參與、觀察和實作,擴充青年經歷,放大視野,追逐夢想與命定。至第六屆「超人計畫」,營會再度推進,融入「服務」精神,於營會第三日招收本地國小學童參與營會。學員按團隊籌備小型一日兒童體驗營,帶領小小學員進行體驗課程,包括棒球、蝶谷巴特、美食料理、手作烘培……等,學會付出與服務社會,挑戰自我並在團隊中發揮所長。2016年,第十一屆營會「The Original」再度轉型,強調與「桃園」這片土地有更緊密的連結,認識桃園的生態環境、特色、文化歷史與各樣產業,以十條不同路線深入且向外踏出腳步,培養青年對土地的熱愛,加深對自己城市的認識與認同,並實際對自己的城市學習付出與回饋,期望所有青年學子可以成為時常感恩、突破困境和勇敢傳承的桃園青年。
O.W.T.C 四大精華「發現——體驗——行動——改變」
網路世代造成青年將眼光不斷局限在自己所關切的事物上,他們能便利快速的學習許多小知識,但對社會、對未來,仍舊存在茫然,缺乏方向。每個時期的青年都需要平台,發現自己優勢、認知到環境的需要,在OWTC營會第一天,快速凝聚小隊向心力,使學員在團隊中對共同主題產生「負擔與熱情」是營期一大重點;營會以各樣小隊競賽為主軸,使學員在第一天就可以建立絕佳的夥伴默契,透過小隊價值契約彼此鼓勵與加油,一起完成任務,學習放下自己,以團隊的榮譽為自己的責任,更透過團隊發現自己過去無法看到的事物、環境、專業領域裡的核心信念,讓青年不再只停留在手機的網路世界裡,而是實際的發現自己生活環境一切,視野被拓得更寬、被拉的更高、看得更遠。
在不同領域中有所發現後,第二天的任務即為進行「體驗」,我們邀請各界專業人士進行座談分享,或安排參訪與導覽,以專業來激盪學生,跳脫表面,深入了解人事物的意義與價值。不管是走進白色巨塔的世界:門診、病房、各樣檢查室、物理職能治療室、輔具中心,看見醫護對生命的敬重與救人助人的精神;或是深入新聞媒體製作的領域:廣播電台、電視台節目製作、與主播對談、報社,體驗文字工作者對文字、新聞的態度、熱忱與對事實正義的堅持;當我們開始走在轉化的旅程中,更將這樣的體驗專注於這片土地上所承載的富饒與歷史:桃園大溪歷史的發展走訪、慈湖、後慈湖、復興鄉、石門水庫這些前人所留下的祝福、桃園各樣民生工業、中小企業的努力與政府在環境發展與整治的認識(老街溪)……;在在強調我們和這片居住地的連結,體會神從創世以來對桃園的心意:祝福、倍增以及管理。
營會第三天是「行動」日,在體驗中青年們承接來自上一代的經驗與智慧,於是我們鼓勵他們在團隊中帶出實際行動,尋找各樣資源嘗試練習,可能是一項具體技能(教國小生作麵包、點心;體育技能的培養)、也可能是某種專業素養(簡易醫療、包紮的認識、對於新住民文化的尊重與包容)、或對社會群體的服務行動(淨灘、文化推廣),我們鼓勵他們執行,並從中學習付出與給予,不再只是伸手要的青年,而是成為可以祝福他人,承接社會責任,愛護土地城市,不尋求個人榮耀,而是能著手合作為團隊著想的青年。
最後一天強調「改變」,團隊學員們彼此交流分享營期中所學,將過程的感動與紀錄做成實體成果:影片、海報牆、現場體驗,並邀請自己的親朋好友一起參與成果發表會。2016年「The Original」,我們首度以整體營會為單位,跨組共同製作一份屬於我們自己的「桃園大富翁」,紀錄學員走過、看過的桃園足跡,使學員在營會中的所有學習更加具體化,讓O.W.T.C.的核心信念、四大精華透過展示,讓更多人有機會可以參與在我們的行列裡。
一路走來都是 神的恩典
O.W.T.C.原先的設計是「暑期福音營」,但一路走來卻演變成為幫助青年人與社會接軌、愛土地的營會,它不僅是活動,更見證牧區的成長及生命的突破!若要細述神所成就的,真有數不盡的恩典,透過OWTC事工,我們經歷:
1. 同工生命的成長
第一屆至第三屆的O.W.T.C.,我們帶領許多新朋友參與,牧區人數也快速成長將近一倍。但增長的原因不是新朋友留下來,而是同工的生命被建造、被裝備後,開始積極的委身於傳福音、作門徒、服事神,牧區的身量就被擴張!第一個突破是同學們興起承接聖工,就看見神的恩典一波一波的湧進,我們思想營會一定要有福音性質的信息,不讓人覺得我們是「置入性行銷」是首要考慮。當青年人力越來越充足,我們放手讓四天的晚會戲劇全由他們執行,從編寫劇本、導演、排戲、舞台設計、甚至燈光控制,都是青年人在區牧、傳道的遮蓋和互相討論之下,一手包辦。每晚的聚會,有精彩的話劇表演加上福音信息的講道。並且為了不錯失任何一個寶貴靈魂,每晚必定有呼召。決志率都達80~90%,感謝神大能的作為!
我們的想法是:選出最適合的人在最適合的位置上。因為每一個人都是上帝獨特的創造,我們所做的,就是要讓每一位在牧區當中的青年人能夠完全地被神使用。也許不是每一位同學都是台上的演員或最主力的領導,但是神同樣在化妝、製作道具、跳舞、美工設計、關懷、陪伴、為人禱告等使用他們,激發造就出許多人才,讓同學們發揮神所賜的才幹與恩賜。如今牧區人數成長到約140幾人,我們深知是出於神的恩典,不是因為活動本身,而是神造就我們的生命!
2.同工培養出信心與革命情感
許多同工因著營會前數週的集體開會、討論、熬夜、打拼、共同的「熊貓眼」,培養出「革命情感」,其中所凝聚的向心力,培養出「靠著那加給我力量的,凡事都能做」的信心,以致牧區好似脫胎換骨,由第一屆的小信態度,到如今靠著神恩典,堅信每一步路都因祂而踏實的向前邁進!
3.生命見證
同工生命被改變,營會也吸引原來的「游離份子」變成委身同工。A同學本是邊緣少年,母親雖帶他來過教會,但因價值觀不同無法融入小組,但參加過O.W.T.C.後,他發現神所給他的價值與人生方向,因此而180度大轉變,擺脫了毒品與黑幫,並考上大學,成為實習組長,忠心服事主,現已畢業預備投入職場。也有小太妹因遇見神,從霸凌同學的角色如今已成為社工人員,幫助弱勢家庭!
4. 成人牧區的「給力」
青年人的工作更需要上一代的支持與祝福,教會成人的支援是超乎我們所求所想,從媽媽們每天煮大鍋飯菜「餵飽」70幾個準備營會的青少年的胃之外,更是出錢出力邀請他們的鄰居、親戚朋友報名參加營隊,更是願意於營會期間,不惜向公司請假來支援擔任營隊輔導,每次的O.W.T.C.就看見教會像個「大家庭」為了靈魂一起努力,當然也包括每天像「發電廠」般的禱告團隊,讓我們都真實經歷義人祈禱所發生的力量是大的!
每當回顧神的帶領,無法言喻的感恩與讚美不由得從心發出,感謝神!願祢堅立我們手所做的工,我們手所做的工願祢堅立!
結語
教會成立至今,看見主的恩手托住,教會充滿引導、更新。主掌權在其中,許多事工的擴張、牧養、方向、策略、人才、資源都是主預先準備好了,我們才察覺聖靈已在前方工作,而我們只是往前跟上。感謝主,國內外有太多牧者對教會的祝福。有一段時間,我們也常去香港611靈糧堂,使教會亦領受611靈糧堂先知性及學習留意聖靈的工作水流,不活在僵化的宗教儀式中;唯願持守一顆火熱殷勤、敏銳聖靈、全心全意、愛神愛人的心志,並願降服神,能讓主完全在個人、教會、城市、國家掌權。因此,我們從開堂就宣告:城市國家有我們在,就一定會有改變。
深信靠主的恩典憐憫,我們能成為這世代不斷突破、不斷帶下影響力的教會!不論在任何處境,若我們願常自潔,必能做貴重器皿、合乎主用,帶下神國度的豐滿擴張及影響力,使主的名被尊為聖。
(作者為桃園市府靈糧堂主任牧師)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