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訓之道

作者:區永亮 來源:期刊 - 2017靈糧季刊第二季 - 2018-08-24出版 類別:信仰真理

刊登日期/ 2017.08.24

今年,我們教會的目標和方向重點是「擴張和堅固」。當我們照著神的帶領往前走,那絕對不能少的,就是「堅固你的橛子」,特別是在門訓方面要紮實建造。講到門訓大家都不陌生,也都很清楚什麼叫門訓,不過,今年我們走門訓的路,在某些方面會跟以前有點不太一樣。我想跟大家更深入的思想一段經文:「若有人要跟從我,就當捨己,天天背起他的十字架來跟從我。」(路九23)

 

門訓的目的與出路

‧門訓的出路在哪裡?

首先,門訓到底在做什麼?我們到底在學什麼?

我從前在北美一間教會擔任過執事,那時的我還不太懂事,血氣也多,但大家看我熱心,就讓我負責教會蠻多事情;我負責宣教,也負責教會的成人主日學,後來變成負責教會的教育,並且作了教會的執事。其間我一直在學習,不過,到最後我還是不滿足。並不是因為我們做的不好或不對。只是,門訓完了以後,我們應該會帶出個結果來。難道只是聖經的知識多一點嗎或期待教會人數大大增長嗎?到底門訓最後的目的是什麼?

門訓有很多套教材,好多人跟我說,這套門訓比那套好;我發現是因為教會有80%、90%的人參加上課,這套教材比較吸引人,引起大家的興趣。不過,從牧會的角度來講,在整個裝備訓練和學習中,即使有這麼多年的裝備,這麼多不同套的裝備,到最後你會發現教會的問題還是很多,特別是「人」的問題。我們不禁要問的是,難道從初階、中階、高階……,走完了四壘裝備,最後就會成為門徒嗎?

於是我突然發現:不是門訓不好,也不是我們所使用的一套套的門訓教材不好;但是,單以一套門訓的教材是不能翻轉一個人的生命。

我一直在問「門訓的出路在哪裡?」直到許多年前的一天,我從電視上看到傑克.海福德牧師講到什麼叫做門徒?他說:「今天很多門訓是學這個、學那個,你裝備完了最後就能成為門徒,所以門徒是需要裝備的。但聖經卻這樣說,」他引用的是:若有人要跟從我,就當捨己,天天背起他的十字架來跟從我。」(路九23)

他的觀念是蠻抓住我的。因為我什麼都不懂,所以我喜歡學,但是學完以後,仍找不到答案,或是沒有結果。因我教完門訓以後,弟兄姊妹生命仍沒有改變。後來我發現,他們沒有改變,是因為我的生命也沒有改變。於是我就花蠻多時間去思想這段經文。

另外,在以賽亞書六章中,當以賽亞看見主的時候,說:「禍哉,我滅亡了,我是個嘴唇不潔的,住在嘴唇不潔的人當中。」「禍哉,我滅亡了!(Woe on to me, I am undone)」這句話的意思是,以賽亞雖然作了幾個王的大先知,不過當他遇見神的時候,他所有屬於人的成就(穿戴)都要脫下。他發現在神的面前,沒有一樣是可以站立得住,所以說:「我是個嘴唇不潔的,住在嘴唇不潔的人當中。」就在這樣的光景裡面,有一位天使拿炭去潔淨了他。

當我被聖靈澆灌後,這30幾年來,對我很重要的、甚至是唯一的操練,就是「作主耶穌的門徒」。在馬太福音十六章21~28節裡有三個重點,以下分成三段經文來講:

 

一、不要隨從肉體;要隨從聖靈、體貼聖靈

從此,耶穌才指示門徒,他必須上耶路撒冷去,受長老、祭司長、文士許多的苦,並且被殺,第三日復活。彼得就拉著他,勸他說:『主啊,萬不可如此!這事必不臨到你身上。』耶穌轉過來,對彼得說:『撒但,退我後邊去吧!你是絆我腳的;因為你不體貼神的意思,只體貼人的意思。』」(太十六21~23)

 

馬太福音十六章講到主耶穌所做的工作。前面的經文耶穌特別對彼得(也包括門徒)說:「我要把我的教會建造在這磐石上,陰間的權勢不能勝過他……」這是講到一個認識主、跟從主的人,他要看到教會的榮耀,而且要靠著主給他的權柄建立祂的教會,是陰間權勢不能勝過的,這是目標,因此在21節:「從此,耶穌才指示門徒……」耶穌指示門徒,說祂必須上耶路撒冷受長老、祭司長、文士許多的苦,並且被殺第三日要復活,這是要達到這目標的過程。

前面是講到榮耀的不得了,不過耶穌馬上接著說的事,卻是苦的不得了。這是一個榮耀的目標,但卻是一條非常不容易的路,沒有什麼面子和榮耀,更是一條在人看來是羞恥的路。原來,到頭來反而什麼都沒有得著!

感謝主這些年給我一些機會,讓我做些事情有一點果效,也因此有人問我:「牧師,我可不可以跟你?」但我很少回答這個問題。因我不知道他跟我是為什麼?他想得到的東西是否我能夠給他?不過稍微熟一點、了解後,我就會回答:「弟兄啊,你要知道你跟我的話,很可能到最後你什麼都沒有,你還要跟我嗎?」「可能你跟我跟到最後,會發覺區永亮這人不見了!」這句話不是唱高調,但這就是我認為的「作門徒的基本的理念」。只有在沒有「人」的時候,才會有主耶穌。這是我對主單純的心。

但人們無法接受這樣的結果。很明顯的,彼得(或是彼得代表這些門徒)馬上就拉著耶穌,「勸他說:『主啊,萬不可如此!這事必不臨到你身上。』」中文翻得太文雅,彼得其實是在責備耶穌。有人說這是彼得的個性,但我相信可能我們也會做出同樣的事,因我們非常有把握自己是在做對的事——怎麼可以這樣?如果要建立神的國,是陰間權勢都不能勝過,怎麼可以隨便被人抓去,欺負和看不起?如果我們在地上捆綁的,在天上也要捆綁,那麼大家都要聽我的,怎麼反而被人家限制和欺負到如此程度。

耶穌轉過來就對彼得說,「撒但,退我後邊去吧!」「撒但」是敵對者,耶穌用這個字是非常重的字。彼得一心要跟從主,這是他的真心,但他在這時的反應卻成了一個敵對主的人,好像撒但一樣。你可以感覺到那個衝擊有多大嗎?這段經文針對我們個人是否能夠跟從主,是非常重要的一個關鍵。

主耶穌給彼得一個理由:「因為你不體貼神的意思,只體貼人的意思。」「體貼」,基本上是講「思想」。羅馬書八章5節說:「隨從肉體的人,體貼肉體的事;隨從聖靈的人,體貼聖靈的事」。「隨從」講的是意志。學習聖靈怎麼想,這叫做「體貼」;你的思想要跟著聖靈。

單單這句話,我突然發現,我是否能夠跟從主,能夠成為一個真正的門徒,在於我的思想。我的思想是代表了「我」,而我們都是活在老我的裡面——自我。當我們學得越多,知道的越多,就開始從自我進到自義,用自我和自義來跟神的心意衡量,甚至還覺得自己比較對。彼得不像猶大又騙又偷,在人看來,他攔阻耶穌是做了好事,但卻是活在老我的裡面——隨從肉體,體貼肉體。這是我走過的路。

我發現原來我的困難是在這裡。雖然學習絕對沒有錯,學習如何解經、學習禱告、學習怎麼治理教會絕對沒有錯,但是學到一個程度,慢慢地就變成「我的標準」,而不是讓神的標準和神的心意,成為我學習和努力的目標與方向。

倪柝聲弟兄說「人的破碎,靈的出來」;有位牧師說我們這個人就好像一個穀子,外面的殼若不打掉,裡面的米就出不來。也有人比喻,就好像種子是很有生命力的,但如果殼不突破裂開,裡面的苗就長不出來。今天基督徒已經有了新的生命,但新的生命為何出不來?因為舊生命把它蓋住了。保羅在加拉太書裡強調,在我們裡面有兩個我:新我和老我;一個是應許的兒子,一個是憑血氣而生的兒子。原來在我們的裡面,有一個天然的老我把新我轄制住了。

我們都說要愛主,為什麼今天基督徒在教會或是在家庭裡,還是有這麼多的問題?因為誰都不服誰。當兩個人談不攏時,就有很多爭執。因為在我們的裡面,「我(老我)」的問題是很嚴重的。你可以聽得懂和接受別人所講的嗎?當他的意見和看法就是跟你不一樣,你可以接受他的不同嗎?

裝備與我們的思想是分不開的。如果在裝備當中,讀很多神的話語,學到很多服事的技巧,但所學的這些只是增加我們的知識,而不能夠改變、破碎我們的生命,我認為這些裝備還是不足的。

 

二、捨己,背起自己的十字架跟從主

「於是耶穌對門徒說:『若有人要跟從我,就當捨己,背起他的十字架來跟從我。因為,凡要救自己生命的,必喪掉生命;凡為我喪掉生命的,必得著生命。人若賺得全世界,賠上自己的生命,有甚麼益處呢?人還能拿甚麼換生命呢?』」(太十六24~26)

人的義、人的好,永遠是神的最好的敵人。當我們堅持自己的想法時,神的心意要在我們身上顯現是很難的。每個人跟從主都有不同的期待,並不是每個人都會作門徒。信徒多,門徒少,如果要親近主,必須要先學習「捨己」,就是「背起自己的十字架來跟從主」:

1.捨己(denial yourself)——否認你自己

我的「自我」、「老我」本來是非常弱小的,當我追求長進的時候,一個殼就在我身上長出來,因為要保護裡面的這個「我」,為的是證明我的存在是有價值的。所以我的學問、財富多一點,我的權力地位大一點,「我」就比較穩一點。

捨己的意思是:你要學習放下你自己。更具體一點說:如果你跟一個人談話,當你感覺到不開心時,因為怕受傷害,所以口氣態度不一樣了,或許人家還沒講什麼,你的臉色就變了。我們會用現在擁有的東西,來保護自己,免得裡面的那個「我」被傷害。如果是這樣的話,你現在要把這件事交給神,然後跟主說:「主啊,等一下我開口的時候,祢要掌管我的思想意念,掌管我的態度、我的血壓……」。

所以,第一個你要對付的是放下自己。第二,只要是主給你學習的功課,在每次反應前,先給神五秒鐘的時間,禱告求主的幫助是必須的操練。

 

2.背起他的十字架來跟從我

當時犯罪的人都要背十字架,意思是屈服在羅馬帝國的法律底下。基本上,背起十字架的動作是:我承認我是一個罪人;這是一件痛苦的事。「背起他的十字架來跟從我」,意思是說這個時候,我願意完全順服在主耶穌的旨意底下,順服主的帶領和安排,我願意按照神話語的原則,聖靈的感動和引領,來處理所面對的問題。所以,揹起自己的十字架來跟從主,整個態度就是「委身」。

主耶穌用很清楚的一句話:凡要救自己生命的,必喪掉生命;凡為我喪掉生命的,必得著生命。如果你要用自己的方法尋找生命的價值和意義,那是找不到的。不過,如果你願意把自己交給主,照主的方法和意思,你會得著生命。但是在你知道去做什麼之前,你需要有一個門徒的訓練,就是:為主的緣故破碎你的生命。所以,背起你的十字架來跟從主,這個十字架是神用來門訓我們的機會。

我們都知道要愛人,要愛仇敵,但多少時候真的能這樣做?基本上,我們不是沒有神的旨意,不是不知道聖經,只是當下活不出來,因為沒有破碎自己。沒有破碎自己,就活不出主給我們那新的生命的大能來。

 

三、看見神的榮耀,進入神的國

「人子要在他父的榮耀裡,同著眾使者降臨;那時候,他要照各人的行為報應各人。我實在告訴你們,站在這裡的,有人在沒嘗死味以前必看見人子降臨在他的國裡。」(太十六27~28)

「人子(son of man)」是講到主耶穌基督道成肉身;在地上,祂是一個完全的人,意思是,祂是跟我們認同的。腓立比書二章5節:「祂雖然有神的形像,卻不與神同等為強奪的,反倒虛己」。意思是說:祂是神,但祂來到地上時,把神應有的權柄、能力全都放下;成為跟你我完全一樣的人,這叫作「反倒虛己」。耶穌虛己又捨己,完全的順服,為了要完成父神給祂的使命。祂放下一切的尊榮來到地上,並且為你我的罪揹起祂的十字架,承擔了極大的痛苦和羞辱,但祂從來沒有埋怨,甚至在十字架上還說:「父啊,饒恕他們,因他們所做的他們不知道」。祂的捨己教你我因信靠祂能活過來,這就是主所走的路,也是一個門徒所要走的路。這也是你選擇的路嗎?

作門徒是窄路,是不容易走的路,但這條路有個很特別的獎賞;「人子要在祂父的榮耀裡,同著眾使者降臨;那時候,祂要照各人的行為報應各人。我實在告訴你們,站在這裡的,有人在沒嘗死味以前必看見人子降臨在祂的國裡。」重點是在這裡。一個作主門徒的人,可以看見這位榮耀的神。最大的獎賞並不是有名有利、轟轟烈烈!即使你得到全世界,成為最富有、最有名譽、最有地位的人,但有一天你還是全都要放下,這些都要過去。主的同在永遠是我們最大的獎賞。

主耶穌在世上所走的就是十字架的路,而他在登山變像時,恢復了神的榮耀,已經超越時空,站在永恆裡。所以,你要注視耶穌,學習耶穌;活出耶穌的榮耀來。

一個門徒的目標,就是要像主耶穌要看見這位神的榮耀,走進神的榮耀裡。親愛的弟兄姊妹,作一個門徒,我們需要知道自己生命裡面的問題,並知道如何處理,才能成為一個真正的門徒——像主耶穌基督。

「捨己來跟從主」是門訓的目的,也唯有這樣的操練,我們才能成為一個真實的門徒。

(作者為台北靈糧堂主任牧師)

相關文章

2025.02.05
台灣拿細耳人集訓首日:分別為聖的時候到了,台灣拿細耳人出列!
今年2月4日至2月7日,台北靈糧堂與烽火行動(Beacon Lighters),首度於靈糧山莊舉辦為期四天跨世代的【台灣拿細耳人集訓】,共有872人,來自台灣、香港、澳洲、緬甸、薩爾瓦多和美國的學員、隊輔、大會同工,參與在拿細耳人集訓中,除了學生,也有青年牧者、輔導領袖齊聚一堂。 講員包括台北靈糧堂主任牧師周巽正、台北101教會執行牧師李協聰、Contend Global 禱告殿牧師David與台...
2025.01.08
台大癌醫的平安夜,雅音詩班溫馨獻唱
2024年12月24日,台北靈糧堂雅音小詩班約15人,前往臺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癌醫中心(下稱台大癌醫)報佳音。雅音詩班團牧劉敏慈提及,「今年報佳音活動,觀眾比去年多,溫馨的氣氛提升很多。」她補充,過去院方較少受理宗教團體要入院辦音樂會的申請,但感謝神,今年已是連續兩年走進醫院。 音樂會中,詩班不僅身穿喜氣的紅色背心及戴花圈頭飾,更是帶來傳唱度高的歌曲《到各山嶺去傳揚》演出。活動志工為這場福音行動...
2025.01.08
《週報選文》異夢特攻隊
去年的21天禁食禱告,對於禱告中心團隊而言是很大的提升,特別是美國團隊在「做異夢」、「解異夢」的運作模式,我們看見團隊如何一同領受啟示,並就著所領受的,透過禱告治理、贏得屬靈制空權。周神助牧師在21天籌備期間就曾提醒我們,要把這樣的恩膏留在台北靈糧堂,而禱告中心團隊真的就在21天過後,開始領受異夢,並在團隊中操練如何解夢,並按照所領受的啟示在禱告中與上帝同工。以下想跟大家分享其中兩個我們在為台北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