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糧70|10/12堂慶回顧|一個身體、一個使命,定睛在耶穌身上

文/孫以琳   攝影/康恩得、蔡佳翰

刊登日期/ 2024.10.14

「我們所傳承的,是來自主耶穌基督的使命;我們只有一個身體,就是主耶穌基督的身體。」台北靈糧堂主任牧師周巽正強調。靈糧70進入最後一天,早上閉幕式的主題是「邁向榮耀」,透過多位牧者的先知性領受,幫助弟兄姊妹對焦神未來要在靈糧大家庭當中成就的工作。而在堂慶結束當晚的「敬拜之夜」,台北靈糧堂青年牧區區牧長周巽光以「摩西的會幕」為主軸,引領弟兄姊妹更深走入「敬拜」的真理之中,以期在關鍵的末後時刻,興起更多合神心意的敬拜者。

邁向榮耀:禱告與宣教,帶出全球復興浪潮

「華人要發光的時刻已到來!」烏干達祈禱使徒Dennis Kasirye、香港611靈糧堂牧師董帖心、台北101教會執行牧師李協聰均提到,神要興起下一代的領袖,年輕人要興起、接棒,神要使我們在宣教跟植堂不斷擴展,復興要席捲全球。

台北靈糧堂啟示性事奉處處長謝宏忠則著重在福音廣傳以及爭戰得勝,他與團隊的領受是:以禱告封殺所有戰爭的可能,期許2025年靈糧大家庭一同完成萬人受洗的壯舉,教會要透過聖靈加快前進速度,並要更加開展列國宣教,在70個國家建立長期跨文化宣教據點。 

李協聰表示,一群婦女的禱告,會生出敬畏耶和華的宣教士跟牧者,青年世代、國高中生則要經歷禱告的火,北美年輕人的聚集也正在擴張,帶出宣教的腳蹤。他更領受兩段精準的知識性言語:有位1979年8月23號出生的人,將帶領年輕人展開宣教並在北美建立訓練中心,而這正是外號「非洲王子」的美國矽谷生命河靈糧堂牧師王亞辰;另外中山路123號5到6樓(正是淡水靈糧福音中心位置),將有許多失喪孤兒大量進入教會,神要造訪這裡的年輕人並帶來醫治。

現場,來自淡水靈糧福音中心的弟兄姊妹備受激勵。受訪時,張慈芸感動地說,福音中心是一群淡水關渡地區大學生的聚集,12年來,經歷許多不容易,但此刻再次印證這個教會對宣教、敬拜與先知性服事的異象。特別是李協聰在台上呼召時,所唱的詩〈澆灌〉正是淡水靈糧福音中心敬拜團所創作的詩歌,彷彿神正在說:「衪都知道!」謝少鈞感到過去的傷痛被挪去,「要有新的皮袋去承接新的酒,為神做戰士。」王淑惠與謝秀苓也回應:「因此我們要勇敢有信心走在呼召當中。」高淳柔接續提到,他們當年就是愚勇地回應神,並且在上午聚會後一同聚集領受:「當我們回應神,這些預言就正在發生!」

來自澳洲1503中雪梨靈糧堂的卜繁泰傳道(Michael)與翁玉婷師母(Tina),在「世代」與「合一」方面深有感動。翁玉婷表示,他們正身處在中間世代的接棒過程,在堂慶當中看到對父老的尊榮與傳承,更有感動要回應神的呼召,去服事下一代。牧養海外移民教會的卜繁泰,深深渴望母堂歷代牧者傳承下來的「合一」,不僅是上個世代,還有在海外長大的華人二代,都能跨越文化,世世代代一同站立。

敬拜之夜:敬拜的我們,是神最好的禮物

在晚上的「敬拜之夜」當中,周巽光透過「摩西的會幕」分享來到神面前的七個步驟。首先是外院的門、銅祭壇與洗濯盆,周巽光強調:這道門是「耶穌基督」本身,「真正的敬拜讚美不是炒熱氣氛,而是幫助我們定睛在耶穌身上。」進入外院後,銅祭壇是全然降服、獻上生命的祭,洗濯盆則是潔淨生命的神話語。

通過外院抵達聖所,便是陳設餅、金燈臺與金香壇,其中陳設餅是與主的親密關係,金燈臺代表聖靈的工作,金香壇則是象徵代禱。「當主的靈在我們身上,我們就能釋放天國超自然的氛圍和能力。大有能力的禱告和敬拜,必須是、也只能是由神點燃的。」至聖所內的約櫃則是代表敬畏神的全然聖潔,唯有學會真正地敬畏神,方能享受在祂裡面的豐盛。

敬拜之夜中,穿插了許多帶領大家敬拜的橋段,現場的氛圍,一步步更深浸泡在神同在、更深降服。最後周巽光指出,神不是居住在人所建造的殿裡,而是居住在人所轉變而成的殿中:以敬拜服事並接待祂的同在,為榮耀的君王預備道路。「摩西的會幕就是你!」

參與本次敬拜之夜的胡志明市夏凱納靈糧堂鍾寶瑩,分享到過去從未參加過類似特會,來台前,當確定簽證能通過時已經很興奮,這次最感動的地方,正是每次在敬拜時回轉像小孩,「回到對神那起初的熱情,單純的享受在神的愛中。」

相關文章

2025.02.18
聯合崇拜|周巽正牧師|祭祖與福音|2025.02.15
清明佳節將至,作為基督徒的我們,該如何面對祭祖、掃墓等儀式?如何化被動為主動,善用華人慎終追遠的美德,創造傳福音的契機?本週,由周巽正牧師分享「祭祖與福音」的信息,也特別邀請了客家團契團隊,帶領我們一同演練追思祭祖三禮。 神為台北靈糧堂2025年所定下的異象是「聖靈澆灌·應許實現」,許多人都期待這應許的實現,能從我們家人的得救開始。然而,在向家人傳福音的過程中,基督徒常面臨一個挑戰,就是如何處理「...
2025.02.18
主崇信息|祭祖與福音| 謝宏忠院長|2025.02.16
保羅的處境化原則 把兩個看起來似乎是對立或不相容的東西連在一起並相互影響的過程。神差遣保羅傳福音給外邦人,保羅放下個人的優越感,選擇認同他所傳福音的對象,做謙卑的僕人。我們要以保羅為榜樣,來與未信主的人相處。 一、認識華人孝道的文化 《論語 · 為政》「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 1.生前的孝行(生,事之以禮),以《禮記》中的「大孝尊親,其次不辱,其下能養。」來解釋華人對生前孝道文化...
2025.02.12
主崇信息|因有神同在而與眾不同| Billy Wilson牧師|2025.2.09
#引用經文: 出埃及記三三章15~16節; 撒母耳記上十六章12~13節、23節; 詩篇三篇3節、二十七篇1~3節、五十一篇11節; 歷代志上二十九章27~28節; 使徒行傳四章13節、十章38節 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特色,但作為基督徒最獨特的地方,就是生命有「神的同在」。摩西深知真正使以色列民與世界有所分別的,就是神的同在。初代教會的信徒也是如此,當聖靈居住在他們裡面,就會與眾不同,並彰顯耶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