禱告的火延燒,催生北醫大校園祭壇

文/On fire小組長郝以平

刊登日期/ 2024.04.25

2024年3月份,在21天為國禁食禱告的某天聚會,我為著臺北醫學大學獻上禱告,求主親自造訪、復興我的校園。在禱告中,我看見烈火焚燒在臺北醫學大學,雖然是大火在燃燒,但建築物並沒有被燒毀,反而透出金色的光,感覺到神說,「復興的恩膏將要席捲北醫,我已經在動工了,我要使不認識聖靈的都來認識,不能聽見的將要聽見。」同時更領受到,整個學校的人應當來讚美祂,稱頌祂的名,在團契中的基督徒會成為先鋒,再來是沒參與教會及團契在外流浪的基督徒,接下來是不認識上帝的,甚至是教職員,都會重新被改變和建造。

自大學一年級起,我就參與在臺北醫學大學的團契中,其中有超過9成的基督徒都是在長老教會聚會,許多人對聖靈的認識僅在「我知道祂存在,但不知道祂可以對我的生命帶來什麼影響」。在大二、大三期間,作為團契同工,我深知在團契帶入聖靈的見證及分享,是多麼不容易及充滿攔阻的事,但依然相信神會親自為我們征戰。

如果祢要我辦禱告會,那求祢為我開路

正好在21天禱告會結束前兩天,David Kim牧師呼召大家,「如果你的學校沒有禱告會,就自己創造一個!」頓時內心深處萌生出一個強烈的感動,「神在21天禱告會做的事,要在北醫再做一次,那我要不要來試試看呢?」同時間,有許多的謊言淹沒我,「我真的可以嗎?」、「我沒有帶過禱告會」、「我的信仰還不夠成熟」、「大家會接受這種方式嗎?」,當下我說,「如果祢要我辦禱告會,那求祢為我開路。」

過了幾天,在與團契的一位朋友吃飯聊天時,我告訴他,自己在21天的感動以及想要在團契辦禱告會,他說在21天的禱告會中,也領受到相同的異象,正準備問我要不要辦禱告會。走回家的路上,神對我說,「既然這個感動放在你的心中,就不要埋沒聖靈的感動。」

後來,我們在團契公開的邀請大家來參與禱告會,有許多的人當場決定要一起參與,也有人說,「我們團契真的需要聖靈的同在」,而當週還是期中考週,我的內心深刻地感受到上帝正在開路,祂將會大大地祝福參與禱告會的每個人。

 

不敢在眾人面前禱告的人,都拿起麥克風開始禱告

在第一次的團契禱告會當天,完全超出我們的預期,原本設計好的流程及內容,在聖靈的帶領下,完全沒有按照流程進行,而且原本不敢在眾人面前禱告的同學,也拿起麥克風開始禱告、原本沒有體會過神同在的人,都在當下感受到聖靈正在對他們的生命說話。

第二次的團契禱告會,參與的人數從原本的6人變成14人,甚至在領完聖餐後,許多人完全被聖靈充滿,開始大聲地開口禱告,不管是跪下、悟性、方言或是眼淚,用各種方式來與上帝面對面。從原本對這個信仰冷漠、無感,許多人從敬拜及禱告中開始悔改、開口禱告,為身邊的人祝福。

這一連串的見證,神完全印證我在禱告會中一個小小的禱告:「求祢復興我所愛的地方」,祂便興起環境,讓我從不知道如何帶禱告會到放手讓祂掌權,大家從不認識祂到渴慕與祂同住,神親自的帶領、動工復興這個地方,相信祂也會持續地牽引著每個人,觀看祂奇妙的工作,將榮耀都歸給神!

相關文章

2025.02.19
音樂與見證的交織,生命改變的旅程
2024年11月3日,台北靈糧堂新酒小組長Molly(蔡孟彤),為了傳福音,號召26位同工籌備音樂見證會,當天有近百人參與,其中有25位新朋友是首次踏進教會。這場以音樂創作發表,結合見證分享的活動,讓許多福音朋友及基督徒被神的愛觸摸。 「有天,神很深地感動我,『如果妳可以呼召小組員,把他們生命中被轉化、被醫治、恩典的故事一起說出來,結合詩歌辦一個音樂會呢?』」在2023年底,Molly領受要邀請小...
2025.02.18
《倍速推進的大能——禁食》書摘:給我一個禁食的好理由(不如給六個?)
禁食還有許多其他目的。我之所以選擇這六點,是因為它們將帶領我們學習聖經中的一些例子,這些例子多年來為我的禁食帶來 了目的。所以請拿出你的聖經,準備好刻意來尋求禁食吧。為了幫助您發現禁食的目的,我在此提出幾個有助於更深探究的問題:
2025.02.18
【台灣拿細耳人集訓見證】以神為中心,領受拿細耳人的呼召!part2
看拿細耳集訓見證part1 台東靈糧堂 社青/亭亭 「過往,我覺得有刺青看起來很酷,但根源其實是自卑感和錯誤的身份認同。」第一天聚會,李協聰牧師領受要為身上有刺青的人禱告,當下我很驚訝,卻也感受到天父要更深的醫治我,因為刺青帶來的羞愧。我參與在教會的兒童、青少年事工,曾有家長看見我的刺青,向牧者表達擔憂,覺得我會帶給兒童負面影響。也因此雖然我服事下一代,卻常會在意別人的眼光,然而,在聚會中的禱告服...